尽快启动“疆电东送”特高压外送工程
——访全国人大代表苏胜新
■本网记者 颜新华
新疆能源资源丰富,煤炭、水能、风能资源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新疆着力加快煤电、水电、风电发展,但由于电网送出通道限制,制约了“疆电东送”步伐。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电力公司总经理苏胜新。
记者:请问新疆电力公司将如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发挥作用?
苏胜新:中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为新疆能源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机遇。我国东部省市的电力负荷发展较快,但受环境、土地、运输及资源等条件限制,在当地大规模建设电源受到限制。而西部地区尤其是新疆,能源资源丰富。利用特高压电网可实现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所以,建设坚强的特高压电网、实施全国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对新疆电力公司来说,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从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流向及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出发,为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满足中东部负荷中心用电需要,转变新疆电网发展方式,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结合新疆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尽快启动新疆特高压直流“疆电东送”工程。
记者:您对建设“疆电东送”特高压外送工程有何具体建议?
苏胜新:新疆需进一步加大优势资源转换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实施力度,着力促进煤炭、发电、电网联动的能源开发布局建设。目前,准东、哈密、伊犁等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全面开发,新疆电源装机快速增长,新疆特高压直流“疆电东送”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根据国家电网总体规划,第一步,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哈密—河南、准东—重庆两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实现外送电力1520万千瓦,这两项工程可以带动新疆煤电装机1700万千瓦、风电500万千瓦,实现煤电、风电联合开发和整体外送。第二步,在“十三五”期间建成哈密—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准东、伊犁至华中电网两条±1000千伏特高压直流,新增外送电能力2660万千瓦,这些规划将有力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这次,关于“疆电东送”,我向大会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将新疆能源基地列入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将煤电产业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将“疆电东送”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二是建议尽快启动新疆“疆电东送”特高压直流外送。恳请国家将哈密、准东至“三华电网”“疆电东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列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列为促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重要工程,并尽快立项核准,力争2010年底首条“疆电东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十二五”期间建成两条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