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运输瓶颈对电煤供应的制约,山西、内蒙古、新疆等产煤大省均实施电力外送计划,变“输煤“为“输电”。
3月17日的媒体报道称,此次两会上,“转方式,调结构”成为代表们讨论的焦点话题。在山西、新疆、内蒙古等产煤大省,众多与会代表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纷纷认为,在传统高排放模式下,特别是近年来电煤供应受到运输瓶颈制约,煤电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传统产煤大省要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将煤的优势转化为电的优势,变“输煤“为“输电”。
山西:一号建议煤电产业建设
3月4日,从山西省代表团了解到,山西代表团在向全国人大提交的“一号建议”——《关于扶持山西煤电产业建设的建议》中提出:尽快核准“十一五”电力规划内的山西重大电源建设项目,并将“晋电外送”和三大煤电基地建设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和“十二五”电力规划。
事实上,山西省政府近年来一直在规划着如何让山西的煤炭资源更值钱。2009年初走马上任山西省副省长的华能集团前总经理李小鹏就曾言:“山西今后不仅要卖煤炭,也要卖电。”
2009年1月16日,国内首条特高压示范工程——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1000千伏交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投运,现如今,这条输电线正每天将电能汩汩地输往湖北、湖南、江苏等省。按照山西省政府的规划,从2009年开始至2012年,将再建三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对外输电能力增加3000万千瓦,每年可就地转化原煤5000万吨,总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共建设煤矿坑口电厂25个。
截至2009年底,山西全省社会用电量为1267亿千瓦时,而外送电量达601亿千瓦时。山西省电力公司全年完成投资额在参建全省重点工程的大企业中名列第一,成为全省经济企稳回升的主动力。
新疆:电力外送蓄势待发
新疆自治区是未来煤炭生产“重心”,目前也开始谋划将煤炭产能转化为电力产能。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电力公司总经理苏胜新介绍,随着新疆准东、哈密和伊犁三大煤炭基地逐步建成,新疆的电力装机容量连年增长,截至2009年底己达1280万千瓦。随着新疆750万千伏特高压电网与西北电网对接,新疆电力外送已蓄势待发。
苏胜新表示,按照国家电网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将建成哈密—河南、准东—重庆两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实现外送电力1520万千瓦,这两项工程可以带动新疆煤电装机1700万千瓦、风电500万千瓦,实现煤电、风电联合开发、整体外送。“十三五”期间,建成哈密—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和准东、伊犁至华中电网的两条特高压直流,新增外送电能力2660万千瓦。
“特高压电网建设在优化全国电力布局的同时,也改变了新疆能源基地的发展方式,成为新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推动力。因此,我们特别希望国家能将‘疆电东送’纳入国家能源战略,将哈密、准东至三华电网‘疆电东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列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尽快立项核准。”苏胜新说。
苏胜新表示,目前国内的发电用煤占煤炭利用量的60%,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将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电力进行长距离输送,即合理又经济。
内蒙古:输煤、输电并举
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已开始实施煤电并输的战略。来自内蒙古电力公司的消息称,2010年,内蒙古电力将借助国家电网公司规划的“两纵两横”特高压输电线路进一步扩大外送规模。
全国人人代表、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复明认为,内蒙古输煤、输电并举战略符合中国国情。目前,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地区输煤和输电比例为20∶1,每年几亿吨的外调煤炭给铁路造成极大压力;随着中国煤炭供应基地的加快西移,煤炭运输的“瓶颈”制约将更加突出。
张复明指山,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常年进行着“大规模、高强度、长距离”的电煤运输。无论是从提高能源输送的经济性和保障力,还是从产煤区产业协调发展考虑,迫切需要确立“大煤电、大市场、大配置”的发展思路,坚持输煤与输电并举,优先发展输电,进一步优化煤电产业布局。他建议有侧重地在煤炭基地建设大型坑口电厂,依托日渐成熟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变“大通道输煤”为“大电网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