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足20平米的工作间,一杆喷漆枪,一台电焊机,一台路灯检验仪,一张用木板和方凳搭起来的工作台,一屋子的路灯废旧零部件,再加上一个头发花白的电器维修工。就是在这个并不起眼的路灯维修工作间里,劳谋建将修废利旧做得有声有色,一年光变废为宝就能为企业创出上百万元的利润,被广大职工追捧为“低碳达人”。
说起劳谋建的“低碳”事业,还得从2005年说起,凭着一身修修补补的好本事,已经50岁的他进了南湖供电分局,承担起路灯维修的工作,凡事路灯维修上有什么疑难杂症的,通过他的手一摆弄,就又能马上恢复。
平时修补的活儿并不是太多,空下来的劳谋建就钻研起身边的废旧物品来,发现它们还各有用处:路灯交流接触器里的线圈很容易坏掉,如果按废品卖,一个只能得一两块钱,但如果将里面的线圈更换一下,就跟花350元买来的一模一样;路灯灯泡新的每支需要80元,但从废旧灯泡里淘一下,再将能用的校验一下,立马能让一毛不值的旧灯泡当成新灯泡用;一个高压钠灯镇流器,当旧铜块只能卖10块钱,新买一个要100块,收来的废旧镇流器中,有三分之一可以重新上岗。
此后,每天一上班劳谋建就开始修修补补,动脑筋尽量让所有的废旧物品都发挥自己的“余热”。他把换下来的废旧路灯罩上的油漆全部用沙皮打磨掉,然后将灯罩里里外外都清理干净,再用喷漆枪将灯罩重新喷漆,一个旧灯罩马上就与新的一样了。虽然翻新一个灯罩需要两天的时间,但劳谋建干得不亦乐呼:“一个新灯罩需要1000多元,我用两天时间就能翻新一个,很值。”被车撞扁了的路灯控制箱就堆在仓库里,劳师傅检查后发现里面的部件一个都没坏,就从别处找来一个同样大小的不锈钢箱子,仔仔细细地做起了“器官移植手术”,没几天的时间一个新的路灯控制箱就诞生了。从此以后,劳谋建老师傅的名声就传开了,大家纷纷都将废旧的路灯部件拿给他,尽其所用。
后来,南湖供电分局给劳谋建算了一笔账,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就在这个小小的路灯维修间里,竟然产生了这么大的效益。仅2009年一年,劳谋建通过维修重新利用了路灯灯罩267套,价值近30万元;修复了高压镇流器512套,价值近6万元;修复了路灯交流接触器100多个,价值近4万元;重新组装路灯智能控制箱5个,价值11万元;将受损路灯杆被撞坏的部分锯掉,重新利用,一年达到了50根,价值20万元;通过对废旧电缆重新测试,重新利用,一年达到2公里,折合人民币10万元左右。再加上对路灯灯泡、电容、等的修废利旧,一年创造的价值很客观。
今年,在过去修废利旧的基础上,劳谋建有发现了个“好东西”:“换下来的废旧路灯接线板堆的整个物资仓库都满当当的,新买一块又要100多元。我仔细看看,这铜块还是好好的,可以重新利用嘛。”路灯接线板其实是由4块铜块和一块用于固定的硬塑板组成的,铜块不会坏,但硬塑板用不到两年就会出现严重的破损。劳谋建私下里算了一笔账:一块质量一般的接线板要100多元,最多只能用两年;但是去厂家定制质量上好的硬塑板,只要20多元,重新利用废旧的铜块进行组装,最多能用四年。这样一来,考虑上使用的时间,一来一回的,不仅实现了接线板的重新“上岗”,一块接线板还能省下近200元。目前,南湖供电分局每年换下来的接线板数量在1000块左右,如果全部当废品卖了,得不了几千元。但是经过电力工人们自己一组装,让这1000块全部都重新“上岗”,每年能创造20万的价值,真正实现了企业的节本增效。
自从2009年底各大媒体都纷纷要求“低碳生活”之后,劳谋建的干劲就跟足了,大家都热情地称他为“低碳达人”。今年,劳谋建已经55岁了,但是他告诉笔者,如果单位还需要他,他还是愿意继续做这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将低碳事业进行到底。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