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刘应宽
随着化石能源用量的进一步增加以及化石能源的快速枯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客观要求已成必然。为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科学有序地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也已成为共识。对此,我提出以下不成熟的建议:
一是关于太阳能发电在未来能源发电结构中的比重问题。预计到2010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量将达到3.6万亿千瓦时,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照电力弹性系数为1来考虑,2020年全国全口径发电将达到7.2万亿千瓦时。全国电力装机如果火电按9.5亿千瓦、水电按2.5亿千瓦、核电按8000万千瓦、风电按1.5亿千瓦来考虑,就意味着今后每年仍将新增火电装机3000多万千瓦,那么煤炭供应和环境承受能力将受到极大挑战,水电也可能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核电也必然受到核燃料供应的制约,即便是风电,也必将受到资源分布和优质资源的拥有量的限制,即使这些困难都能克服,但届时发电量也难于满足用电量的需要。按照常规计算,火电可发电量约为5万亿千瓦时、核电约0.5万亿千瓦时、水电约0.75万亿千瓦时、风电约为0.3万亿千瓦时。以上合计为6.55万亿千瓦时,距离7.2万亿千瓦时的电量需求还有0.65万亿千瓦时。我们认为,0.65万亿千瓦时电量缺口可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它能源发电和节约用电来解决。假定,以上三种途径各占三分之一,那么就需要太阳能光伏发电贡献约0.22万亿千瓦时的电量,对应的装机规模就应该是1.5亿千瓦以上。因此建议未来10年我国至少安排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1.5亿千瓦。
二是关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和电价问题。目前,根据光伏并网发电的实践,影响光伏发电大规模开发的主要因素是晶体硅光伏电站建设造价偏高及实际电量与理论电量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实际利用小时要比理论利用小时低15~20%,主要是大气污染所致)。由此,造成太阳能发电目前造价水平下的上网电量的完全成本电价约在1.2元左右,这样距离火电上网标杆电价差距较大,大约是目前火电上网标杆电价的3~4倍左右,是风电上网电价的2倍左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可利用光伏发电的时间处于电力负荷的高峰时段,因此其实际价值应高于火电上网标杆电价。另一方面,如果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并组织包括多晶硅生产在内的光伏发电及并网设备制造的技术攻关,使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尽快下降,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成本将低于全国火力发电上网电价,今后还有可能低于全国上网电价平均水平。因此,我建议,国家应该采用价格杠杆和政策措施来鼓励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的快速有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