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国电集团新能源新突破引领企业转型
转自: 时间:2010年05月12日10:44

    四月的镇江依旧春寒料峭,然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却早已显露出蓬勃的生机。2009年,国电集团在外部环境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实现利润总额59.8亿元,同比减亏增利130.8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3.46个百分点,度电赢利能力达16.3元/千千瓦时。国电集团向人们印证了党中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决策给企业带来的巨大转变。

  在国电江苏谏壁电厂,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调结构促转型

  记者: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我国发电行业面临着效益下滑,资源、环境压力大等困难,请问您怎么看发电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朱永芃:2008年年初,电力生产经营形势开始变化,电力消费需求明显减弱,全行业赢利能力大幅降低,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使电力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外部环境的变化迫使电力企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在危机的冲击下,过去积累的矛盾逐步显现,企业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差,职工市场意识淡薄、企业管理粗放。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形成了强大的倒逼机制,促使我们转变观念,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化危为机。

  从资源角度来看,国内资源状况很难支撑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我国发电用煤占一次能源消耗的46%,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耗的39%,2009年发电耗煤14亿吨。而目前中国煤炭可开采年限仅为美国的18%,俄罗斯的9%,印度的36%,世界平均水平的34%。在能源利用方面对于煤炭的高依存度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而二氧化碳排放量中,电力行业占50%。因此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电力工业首当其冲。

  近期,中央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更高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转变发展方式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我们要领会好、落实好中央要求,大力推进电力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记者:去年以来中央发电企业纷纷提出要实现转型,建设综合性能源集团,请您谈谈中国国电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思路。

  朱永芃:去年以来,我们提出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作为战略方向,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战略保障,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综合实力和清洁发展水平,加快实现建设一流综合性电力集团的战略目标。

  所谓的建设综合性电力集团,主要是依托发电主业,大力发展新能源,适度延伸产业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企业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规模扩张向规模适度发展与着力提高质量相结合转变,产业发展结构由相对单一的发电企业向综合性电力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营向以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管理创新为特征的集约型经营转变。

  记者:您在上任之初就确立了“转型企业、挖潜增效”的中心任务,两年来国电集团取得的成效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请谈谈这两个方面的成效。

  朱永芃:这两年,国电集团转变发展方式主要是围绕两方面的工作展开:一是结构更加优化。我们紧紧围绕发电主业,以电为主的上下游产业链初步形成。电源结构更加合理,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的比例达84.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是成立之初的3.7倍,风电装机总容量继续保持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煤炭控制总量4000多万吨,保障了四分之一左右的用煤需求。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产值和利润以平均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一批节能环保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是赢利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我们努力提高赢利水平,资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经营风险可控在控。2009年赢利能力在可比条件下是2007年的三倍。反映企业赢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在2009年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43个百分点,利润增幅在国资委30家重点赢利企业中排名第四。负债率首次下降,处于可比最低水平。通过发展电力相关产业,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去年煤炭和高科技等相关产业实际利润占利润总额的43.14%,成为较为稳定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践承诺减排放

  记者:大家都知道,五大发电集团在2009年提前一年完成了减排和关停小火电机组目标,请您谈谈国电集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朱永芃:国电集团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是综合全面的,包括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一是积极优化火电结构,实施“上大压小”,淘汰落后产能。国电集团承诺“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机组81台,关停容量505.5万千瓦。“责任书”签订后,国电集团积极履行减排责任,决定加大关停容量,到2009年年底累计关停573万千瓦。二是大力实施减排工程。投入资金140多亿元,建设脱硫机组,实施脱硫改造,2009年年底脱硫机组容量占燃煤机组容量的86.77%,比2005年提高68.26个百分点。三是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加强考核,将排放指标列入企业年度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将脱硫设施纳入电厂主设备整体管理范畴,确保排放浓度标准和排放总量符合环保要求。四是开展脱硫特许经营和合同能源管理,到2010年3月底,已签署特许经营协议容量达1675万千瓦。正在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阳宗海等6家发

电企业共计360万千瓦机组实施改造。 

  记者:国电集团采取的这些节能减排措施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

  朱永芃:国电集团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明显:供电煤耗由“十五”末的361克/千瓦时下降到331.8克/千瓦时,2006年至今,累计节省标煤180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累计4903万吨,二氧化硫累计减排506万吨。2009年底,国电集团10万千瓦及以下纯凝气火电机组已基本关停,今明两年随着大型热电机组相继投产,10万千瓦及以下热电机组也将陆续关停。2009年减排二氧化碳2392万吨,相当于621万辆汽车全年排放量,比北京400万辆汽车一年排放的还多。

  以我们所在的谏壁电厂为例。该厂历经通流部分改造、上大压小、节能环保改造等,到2009年供电煤耗较1997年下降48.4克/千瓦时,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了7万多吨。目前,该厂正在建设百万千瓦大机组,供电煤耗设计指标小于278克/千瓦时,建成后运行条件较好时能达到275克/千瓦时左右。与国电集团平均供电煤耗331.8克/千瓦时相比,按每年发电5000小时计算,一台百万千瓦机组全年可节省标煤20.9万吨。

  树典型挖潜力

  记者:去年国电集团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国内电煤市场双重压力下,取得了突出的经营业绩,能否谈谈国电集团是如何在危机中谋得发展的?

  朱永芃:面对煤价上涨、设备利用小时下降的严峻挑战,我们没有坐等国家政策,而是提出不等不靠,眼睛向内、挖掘潜力。具体措施是在治理企业方面形成了一个理念,就是效益第一的理念;树立了一个典型,就是苏龙公司和陶建华典型;制定了一个战略,即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坚持了一项改革,不断改革创新并提出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思路;弘扬了一种文化,即“严格、高效、正义、和谐”的企业文化。

  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我们树立的苏龙公司和陶建华这个典型。陶建华同志是国电苏龙电厂总经理,在2008年全国火电厂全面亏损的情况下,苏龙公司仍然赢利了3亿元,2009年,以仅占集团总装机容量1.5‰的装机实现了我们集团总利润的10%。他有一套“挖潜”的法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煤炭掺烧,与同一条江上、相邻省的电厂相比,2008年通过掺烧每吨标煤单价最高时可降低100多元。国电集团在全系统推行煤炭掺烧做法,提出了掺烧30%的目标,2009年掺烧褐煤、泥煤等劣质煤约3000万吨,折算吨煤单价降低70元,相当于节约燃料成本21亿元。

  记者:您刚才说国电集团经营方面坚持“眼睛向内、挖掘潜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措施上?

  朱永芃:一是推行精细化管理。挖潜增效关键是燃料管理,以我们目前的装机规模,标煤单价每吨下降10元,增加赢利近10亿元。我们推行煤炭掺烧,对电厂来说是一种全新考验,实施起来十分艰苦,流程十分复杂。煤场要分区管理,煤炭要分类堆取,烧的时候要分质掺烧,锅炉要分仓加煤,还要分时调整掺烧比例。从值班员、值长到分管生产的厂长,都要时刻关注负荷变化,根据每天发电量变化,做出不同掺烧方案,避免出现因为锅炉结焦影响锅炉运行安全,为了企业多赢利,员工付出了很多心血。

  二是加大技术改造。技改降耗对利润的贡献十分突出,公司平均供电煤耗每降低1克,就可节约成本约1.6亿元。2009年底,公司供电煤耗、厂用电率分别较成立之初下降了48克/千瓦时和0.88个百分点,今后3年内国电集团将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推广等离子(小油枪)点火技术,对主要辅机设备进行变频改造,力争2015年供电煤耗低于320克/千瓦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是重点治理亏损企业,亏损面从2008年的72%下降到2009年的26%。我们治亏的力度很大,要求“大家都赢利,我们要赢得多;大家都亏损,我们要亏得少”。对干部更是要求背水一战,亏损企业的领导不能提拔,两年经营目标完不成的要调整。

  新能源新突破

  记者:风力发电是国电集团的特色品牌,去年年底龙源集团上市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对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有何启示?

  朱永芃:龙源上市是国电集团2009年一大亮点,也坚定了我们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决心。龙源上市成功对我们有很多启示。一是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决策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认可,有助于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形象,同时也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策是正确的。二是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是发电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机遇。龙源公司2009年风电产业利润总额12.1亿元,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获得很高的评价,更增强了我们发展新能源的信心。三是通过新能源概念直接融资,可有效改善发电企业的经营状况。龙源公司IPO后,国电集团资产负债率降低3个多百分点,对降低财务风险起一定作用。

  记者: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速度很快,但也遇到上网难、效益差等困难,有不少企业反映风电经营状况不佳,国电集团为什么能够取得较好效益?

  朱永芃:当前,我国风电确实存在接入困难、国产化机组质量不过关、有些政策还未落实到位等问题。2009年,国电风电装机534.52万千瓦,发电量70.27亿千瓦时,利润12.8亿元,以占全国24.32%的风电装机实现了全国26.1%的电量、全国33%的利润。取得以上成绩,一是国电集团确立了“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发展战略,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发展风电放在重要位置。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资金和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坚决向新能源倾斜,近两年风电投资平均在200亿元左右,占国电投资总额30%,风电装机以每年300万千瓦~350万千瓦的速度增加,保持了规模效益。三是实施精细化管理。长期以来,龙源形成了一支成熟的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了前期开发、设计咨询、设备采购、工程管理、运营维护、CDM开发等十大风电技术服务支持系统,具备了综合全面的风电开发运营能力。2009年风电场每千瓦造价较国内平均水平低约10%,利用小时数则为2268小时,较全国1861小时高22%。

  记者:除了持续投资和精细化管理以外,国电集团在风电领域的良好成绩是否也与国电集团在风机制造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有关?

  朱永芃:风机制造核心技术长期由国外企业垄断,经过我们科技人员自主研发,国电集团已经拥有风机核心控制部件变流器、变桨控制器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产业化空白,为风机装上了“中国芯”。这两项技术对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效果突出,仅变流器一项,就带动行业成本降低15%以上。同时,风机制造形成了以四大整机制造基地为核心、上下游产业配套建设及时跟进的合理布局,市场业绩进入国内前四名,今年力争进入前三名。年内研制成功高海拔风机、低风速大叶片风机、海上风机及电网友好型风机,明年研制5兆瓦以上风机。

  记者:国家把新能源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电集团也提出了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的战略思路,您怎么看待发电企业在这场以新能源发展引领的能源变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朱永芃:风电发展的成功,为国电集团企业转型打开了一扇门。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能源领域正在孕育一场变革。国家提出把新能源作为应对危机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扶持力度。我们所说的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

  发电企业在推动能源变革、大力发展新能源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我国电源结构中,火电装机的比重一直在75%以上,能源转换的终端效率仅30%左右,一次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均占总量的一半,能源变革中最应该变革、最有潜力的是电力。其次,在这次新能源变革中,大部分应用领域和创新技术都集中在电力工业,发电企业应抓住历史机遇,在推动能源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在常规电力装备和管理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已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围绕新能源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也不大,完全有能力和条件抢占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记者:国电集团将怎样推动新能源发展,总体目标是什么? 

  朱永芃:我们认真分析新能源发展形势,总结电力工业发展的经验得失,立足公司在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提出了“五个着力”的工作措施,即着力推广清洁煤发电技术,建设节能环保燃煤电厂;着力提高水电开发的规模和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着力发展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占领新能源开发的制高点;着力开展以煤电一体化为基础的煤炭综合开发利用,建设大型低碳化能源基地;着力发展以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行业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通过以上“五个着力”,努力培育以新能源为特色的核心竞争力,抢占新能源竞争制高点,切实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赢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危机过后更好更快发展。

  到2015年,国电集团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及以上的清洁燃煤发电机组比例将提高到90%以上;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装机容量超过30%。到2020年,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电装机容量占40%以上,新能源产业形成规模,能源结构全面优化。


(编辑:kelly)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