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6月,虽然受检修、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但辽宁电网减少的供电量不到0.1亿千瓦时。而在2006年,辽宁电网因拉闸限电损失电量25亿千瓦时。这两个数字的差别显示了一个强烈信号:辽宁电网“卡脖子”现象正在消失。
“辽宁电网结构薄弱,装备水平低,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这是过去业内人士对辽宁电网的评价。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辽宁经济快速发展,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正在大力加快电网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为满足辽宁经济全面振兴的电力需求,我们积极探索,不断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辽宁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燕福龙说。
2008年以前,辽宁电网“卡脖子”限电地区有好几个,朝阳、辽阳和大连瓦房店一带情况尤甚。2006至2008年这三年,辽宁地区因设备检修等原因,共损失电量63亿千瓦时。按照每千瓦时电能产生10.12元GDP计算,共造成了637余亿元产值的损失。这很大程度地制约了辽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加快辽宁地区500千伏变电站建设、加强电网末端网架,是彻底解决辽宁电网“卡脖子”问题的关键。
2008年和2009年,辽宁省电力公司分别完成电网建设投资156.3亿元、208.2亿元,电网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辽宁公司通过加快电网建设,大大改善了网架结构,实现了电网检修不限电的目标,有效提高了供电能力和跨区跨省的电力输送能力。在全社会用电量比2007年增加130亿千瓦时的情况下,辽宁公司2009年的限电量为0.3亿千瓦时。今年上半年,辽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20%,而限电量仅为0.1亿千瓦时。
加快辽宁电网建设,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有效保障了全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电。随着以辽宁电网500千伏中南部双环网输变电工程为代表的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的建成投运,辽宁省电力公司彻底改变了网架薄弱的状况,用电“卡脖子”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今年2月24日14时至2月25日9时,辽宁气象台连续三次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连续两次发布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气象数据显示,辽宁此次大范围、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属20年以来罕见的灾害性天气。
在这场超强冰灾与辽宁电网“狭路相逢”的遭遇战中,坚强智能电网笑到了最后。今年“1・20”和“2・25”特大冻雨灾害中,辽宁电网经受住了考验。
“辽宁中南部双环网输变电工程的建成投运,切实解决了多年来辽宁电网主干网架的薄弱问题,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有效应对此次冻雨覆冰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燕福龙说,如果辽宁中南部双环网还没有建成,此次冻雨覆冰灾害对辽宁电网造成的危害将难以估量。
今年2月,辽宁省省委书记王珉、省长陈政高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辽宁省电力公司一年来的工作。批示指出,该公司致力于服务全省工作大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电网建设改造,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确保全省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可靠供电、服务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扩大内需工程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前,辽宁地区新开工66千伏及以上线路2005千米,新增变电容量1108万千伏安;投产66千伏及以上线路2684千米,新增变电容量971万千伏安;500千伏瓦房店输变电工程及220千伏联网工程相继投运。这极大地增强了辽宁电网中南部环网运行的可靠性,同时为红沿河核电站和长兴岛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提供了电力保障。
近年来,辽宁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的实施,这对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