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精英历程 >> 正文

风雨六十年:中国电力发展历程的三点启示
转自: 时间:2010年08月28日17:37

    六十年激情岁月,一甲子辉煌巨变,新中国迎来了六十华诞,举国欢庆。回顾这六十年历程,我们既清楚看到,一个强大的现代电力工业对于新中国崛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又可以发现,只有在一个和平稳定开放富强的新中国,才能建设发展起一个强大的现代电力工业。

    伴随新中国的成长,我国电力工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今天,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8亿千瓦、年发电量达3.5亿千瓦时,分别为1949年的450多倍和800多倍;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近38万千米,跃居世界第一。站在六十年的时间节点上,回首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有三点启示值得我们铭记。

    首先,解放思想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前提。建国的最初三十年,电力工业的发展,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一直处于缓慢前进阶段,缺电现象严重存在,甚至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煤油灯仍然是主要的照明工具。到了1978年,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开端的思想解放运动,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开始逐步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打破计划经济的桎梏,走向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其次,改革开放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动力。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邓小平的“猫论”,以一种务实的态度,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市场体制的建立,释放了生产力,我国经济走上了快车道,作为经济发展“先行官”的电力工业,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开始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从集资办电到政企分开,再到厂网分开,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生产力的解放,都激发了行业的活力。尤其是2002年,国务院颁布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立了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健全电价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发展,推进全国联网,构建政府监管下的政企分开、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电力市场体系。正是这一轮的电力改革,电力市场体系的建立,促发了我们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从2006年开始装机容量每年平均以一亿千瓦的速度增长,基本改变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们的缺电现状。

    最后,科学发展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核心。发展并不简单意味着数字上的增长,如何使我们的发展做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资源与环境的有机结合,这才是电力工业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基于这样的考量,电源方面,火电由于能耗高,污染重,在电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正在不断下降,同时,我国大力部署推广新能源战略,提高太阳能、风力、水力、生物质能以及核能发电的比例。就我省而言,在沿海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已经初具规模,各种新能源发电项目也在陆续投建。电网方面,特高压线路,智能电网的研发建设,为全国打造一个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今天,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电力工业所赢得的荣誉,取得的辉煌,皆俱往矣!未来,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共谋电力工业的科学发展之道,为把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贡献电力人的一份力量!


(编辑:肖国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