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人才规划,一个充满了创新意识的“人才特区”建设意见,13个嵌着“突破”“争取”字眼的配套措施,已经或即将正式推出。这个“2+13”的人才政策体系,传递出了无锡全面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的雄心壮志,奏响了无锡带头建设人才强市的新乐章。
■科学谋划:“2+13”政策体系加快“特区”建设
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人才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无锡而言,也需要科学谋划人才强市的各项工作。
科学的谋划,需开门集智。市委市政府精心组织《无锡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建设“人才特区”、打造“东方硅谷”大讨论活动。2010年的7月,成为人才“讨论月”、“调研月”,市委、市政府通过调研、座谈、“万人建言”等形式充分听取各方对《纲要》和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一套极具分量的“2+13”人才工作“组合拳”亮相。《纲要》明确:2015年,确立支撑城市创新能力的人才竞争优势,率先建成“人才特区”;到2020年,把无锡建成优秀人才集聚高地。科学的谋划,体现在“循序渐进”。鼓舞人心的目标并非高不可攀,13个配套政策措施指明了当前要做的事,其中包含三项制度、两个指导意见、八个行动计划。
三项制度———政府特聘专家制度、海外人才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外籍人员等参加社保的若干意见;两个指导意见———推行企业股权激励的指导意见、引导和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引进人才的指导性意见;八个行动计划———引进国内生物农业领军型创业人才计划、更大力度吸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高层次人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更大力度加强技能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高层次人才公寓三年行动计划、更大力度加快“三创”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大力度推进政产学研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更大力度加快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创新思路:推出突破之举营造良好环境
在这一政策体系中,突破之举屡屡可见。突破之举的推出,是为解决人才在锡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创新创业和生活两方面。
突破之举的推出,将让人才拥有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政策体系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如,不仅对创业者本身,而且对创业团队也推出了支持政策;通过争取试行股权激励新模式,探索税收优惠新政策、实施科技金融创新、鼓励企业“嫁接”等等,提高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与成功率。
突破之举的推出,帮助人才解决发展的后顾之忧。“房子、本子、孩子”是高层次人才较为突出的生活需求。为此,我市探索在这三方面提供超常服务: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帮助人才尽快投入创新创业;突破海外人才户籍管理和出入境难题,对上争取放宽海外高层次人才居留、签证等方面的限制;排除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障碍,让他们更加安心地扎根无锡。
这些突破之举,均是我市专门为人才发展推出的特别机制与政策,旨在营造更为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纲要》与《意见》出台之前,一些人力资源专家学者应邀前来座谈。河海大学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赵永乐对这些政策措施的印象是:跳出了原来狭窄的人才概念,体现了人才与科技、人才与教育的关系……席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起草组专家也建言:无锡在人才发展上要保持先发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无锡已初步走出了一条以人才为引领的转型发展新路。而保持先发优势,需要创新政策与机制,更需要举全市之力持续推进。《无锡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建设“人才特区”的意见》以及十三个相关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开启了无锡人才发展的新篇章。这些政策措施涉及全市工作的各个方面。据悉,各市(县)区都将按此制定各个板块“专业人才特区”建设规划,以某一类专业特殊优惠政策吸引特定专业人才集聚,带动某一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改变产业分散发展的现状,形成相对集中、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人才与产业、人才与教育、人才与科技、人才与环境……这些要素良性互动的图景,需要全城合力共同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