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精英历程 >> 正文

名人艰苦创业的故事:特步丁水波创业历程
转自: 时间:2010年09月13日09:01

    丁水波 - 2007胡润百富榜: 第107名

    2007 财富(亿): 70

    2006 财富(亿): /

    年龄: 37

    出生地: 福建

    公司: 特步

    总部: 福建

    主要领域: 体育用品

    2006年排名: /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总裁。1987年以来,丁水波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他所创办的公司不仅解决了4000名员工的就业,连续多年纳税超过千万元,而且取得了众多的荣誉。

    2001年,在他的领导下创建的“特步”品牌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先后荣获了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家最高荣誉。

    称号:

    2002年9月,“特步”品牌再获殊荣,被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丁水波是第一代的创业者,他17岁时就创业,如今他的公司年产值5.5亿元,拥有员工4000多人,而他的年龄不过才35岁。

    怀揣1500元创业1987年夏天,丁水波17岁。

    他和两个结拜兄弟,每人出资500元,开始了创业。公司很简陋,就在晋江陈埭的一条小河边搭起一个小棚子,每天生产十几双拖鞋,这就是日后“三兴公司”的雏形。

   “当时工厂仅四个人,工艺流程也很简单,先到市场上把针线和其他原材料买回来,交给邻居家去做鞋。鞋子做好了,工厂就上门收鞋,然后,就把鞋子拿到市场上去推销。”丁水波说,那时的主要想法是使自己和家人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当时没有像现在这么规范的经营,也没有具体的目标。只知道,只要我们生产,卖得动,我们就可以继续发展。”

    第一年,工厂一共卖了2000多双鞋;而到第二年,就卖了五六万双……时至1990年,鞋厂已大有起色,市场也迅速扩大到全国各大城市,年产值已超过3000万元。
 
   “到1990年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感觉到,拖鞋的市场毕竟还是有限,利润空间不会很大。经过内部讨论,决定生产运动鞋,一方面可以充实企业的生产线,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一个决定后,工厂开始了运动鞋的生产。第一年生产了3万双运动鞋,第二年产量就达到了20万双。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的春风吹遍南国。晋江凭借着侨乡的优势,开始有了零星的对外贸易。1992年,丁水波在一次边贸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产品原来在国际上也受到欢迎。于是,开始大举进军国外市场。1993年,三兴公司成为晋江首家打入南美、非洲市场的企业。此后,三兴在美国、西班牙、智利相继成立分公司,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零售巨头说“不”

    2000年,丁水波的三兴公司生意如日中天。在外销市场上,三兴已是业内的隐形冠军。此时,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就主动找上了丁水波,并且开出了相当好的条件,希望能够成为三兴公司的合作伙伴,但丁水波选择了放弃。

    “我们放弃了合作。因为一旦加入,再好的条件,你的品牌也将受到很多限制,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这样也制约了品牌的发展。”丁水波认为,晋江人是很拼搏、很有冲劲的,这样的性格是不容别人牵着自己走的。

    2001年,公司创立了“特步”品牌,吹响了正式进军内销市场的号角。

   “从长期为别人贴牌加工的企业,转入自己运作国内市场,对企业来说是件大事。这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以前贴牌加工只管照着别人提供的样品生产,确保质量和交货期,现在转为品牌运作,从产品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卖场设计、陈列到服务,各个环节都必须亲力亲为。但企业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获得了很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规避了贴牌加工可能大来的巨大风险。”谈及从外销市场转到内销市场的艰辛,丁水波的认识非常的清醒。

    事实证明,丁水波的策略是成功的。2001年,特步的产值只有9000多万。2002年,特步的年产值就达到了2.5个亿,翻了近两倍。


(编辑:王玉珠)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