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台风“凡亚比”带来的特大暴雨造成广东茂名高州、信宜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多个乡镇通讯、交通、供电中断,数十人死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为保障灾区供电,9月24日上午,广东电网公司吹响了赴茂名抗洪救灾抢险的集结号。在江门供电局的统一部署下,鹤山供电局派出120名抢修人员赶赴重灾区——茂名信宜的平塘镇。 9月25日早上,鹤山供电局抢修队进入到位于深山里面的平塘镇榃棉村开展救灾抢险复电工作。由于灾区状况复杂,灾情不尽明晰,鹤山供电局最初接到的任务是修复两个台区受损线路,大概用一天半时间可完成。然而,经过勘察小组冒着山体滑坡危险爬过沿线每一座山、看过每一条杆之后,才发现线路受损情况超乎意料,两个台区线路大部分均受到损害,断杆、杆被洪水冲走而要重立的不是少数。面对各种新状况,鹤山供电局抢修队发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不等不靠,一边修复能够即时处理的,一边研究解决不断涌现的新困难。在十里开外的山林深处,勘察小组有“新发现”:除了低压线路受损严重,还有两基10kV的电杆也受害,其中一基直接从山上随泥土滑了下来,折为两段。 26日早上,抢修精英部队开进大山里头,抢修已“滑坡”的10kV坳垌线#61杆。这是最艰难的一处抢修点,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第一批队员天刚亮就出发了,笔者随运送材料的第二批队员进去。经过多个村落,来到了大山跟前,一条河横在面前,桥早已不知被水冲到哪里去了。水深约到膝盖,河里有小石头,大家只能穿着鞋子淌水过去,去到对面才把满鞋子的泥沙倒出来。再往前,又有一道障碍:在急湍的河流边上,只有很窄的路可以勉强通过,扛着工具材料的队员都要非常小心地走。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一直往山上走,山体滑坡随处可见,从山上滑下来的泥土,和着雨水,已成泥浆,又湿又滑,每几百米就有一处。泥路不知深浅,踏上去就感觉是沼泽地一样,而路的另一侧是过百米深的山沟,队员们只能小心再小心,并且互相帮忙、提醒。就这样,队员们扛着沉重的材料艰难地步行了近两小时,才来到“事发地点”。远远看见,在山沟底下的河对面,在一处山体滑坡上已经有十来位队员正在抢修。走完这段路,大家的力气都已经花费了不少。 两队人马集合后共有28人,在人手增多、材料送达后施工进度得以加快。然而要在这山坡上拆除倒下的旧杆,再从山脚把新电杆抬到坡顶立起来,接上电线,这并非一件易事。山坡的泥土松松垮垮,坡度较大,坡下就是河流,作业地点并不宽松。光是抬运那支粗壮的电杆,就费了大家九牛二虎之力。天不时地不利,中午时分天还下起了大雨。待雨停后,抢修现场更加恶劣。在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下,大家分工协作,互相提点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大家都争取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务。 在山坡旁边有一座水电站,看上去遭受过没顶之灾,损毁严重。站里的一位阿姨,在河对面的家里煮了一锅又一锅的开水,经过临时搭建的竹桥把水提过来送给我们解渴。水电站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被泥水浸泡过的发电机,其中一位老伯摇摇头对我们说:“站里两台发电机基本就废了,损失惨重啊。你们大老远过来抢修电力线路,与我们并肩作战,太感谢你们了!” 上级的命令、领导的嘱托、灾区群众的期盼,以及心中强烈的责任感,让队员个个鼓着一股劲,忘记了劳累,顾不上浑身雨水和汗水,就这么一直埋头苦干着,力往一处使。终于,这批久经沙场、战无不胜的队伍,经过十个小时的紧张施工,在天黑之前把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队员个个都筋疲力尽了,不过,他们还得完成最后一项“任务”:顺着电筒的光,挨着饥饿,摸黑走回驻地。这又得走两个多小时! 回到驻地,队员们放下工具后第一时间把鞋子都脱了。此时驻地已经恢复供电,在灯光下看到,每一只脚都是白色的,那是因为被水浸泡了一整天!还有不少人的脚趾都肿了,或者是磨出了水泡。此情此景,几名队员不禁聊起了曾经的那段经历:“确实够辛苦的了,那年在粤北抗冰救灾,路没有这么难走,天气没有这么恶劣,任务没有这么紧迫。”——对于不少抢修队员来说,这次来茂名,又是一场艰辛而难忘的经历!
(编辑:王玉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