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心理学现象叫“视网膜效应”。也就是说当我们自己拥有了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更加注意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简而言之,人总是关注与自己所相关的事务。 就好像,你走在大街上,看见有两个人和你穿一样的衣服,你会感慨怎么这么多人和你品味一样,买同样的衣服穿。当你想要买辆车时你会发现身边停的、马路上跑的到处都是你所关注的车型。诚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两面性,一块石头,在普通人眼里只是一块石头而已,而在地质学家眼里,则有可能价值不菲。 成功学大师卡内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得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快乐。相反,一个积极发掘、肯定自己的优点的人,也会看到他人的优点,从而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视网膜效应”对我们的工作有何帮助呢?我想,在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冲刺年终目标的关键时候,我们如果能很好的运用“视网膜效应”的良好动力,多多关注他人吃苦耐劳、敬业奉献、顽强拼搏的良好品德,选树典型,以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新收获。 创先争优活动的实质是什么?我认为既要注重“先”和“优”的结果,又要注重“创”与“争”的过程。如何下好“创”与“争”的功夫?笔者认为要先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要快乐的工作。 我们强调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姿态。不管我们站在什么样的起点,我们都要快乐地开始,因为快乐地面对会让我们积聚足够的能量和动力;不管我们面临未来多重的任务,我们都要快乐地工作,因为快乐会激发起我们无穷的创造力。同样,每个人都快乐的工作,这种氛围,会让人工作起来更加轻松且有效率。 面对“盈利攻坚”的繁重任务,我们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地去迎接挑战。我们把这个解读为一种快乐的战斗精神,我们要坚守这种快乐战斗的姿态,传播快乐工作的心情,营造快乐工作的氛围。 其次,我们要负责的工作。 责任是什么?责任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就是完成应当完成的工作。这个社会从来不缺少那些仅仅有能力的人,而是缺少那些既有能力又能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因为有责任心的人,必定是敬业,热忱,主动,忠诚,把细节做到完美的人。在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会积极挖掘自我潜能,会更加勇敢,坚忍和执著,会充满激情地勤奋工作。当别人都下班了去享受个人生活的时候,他们会默默地为一个难题而挑灯夜战;当别人都满足于应付本职工作的时候,他们会默默地为自己的知识积累添砖加瓦。 “视网膜效应”会让我们更多的关注周围勤奋工作、爱岗敬业的员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大批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中流砥柱,这种员工的比例越大,企业就越强大。企业的每个员工都处于不同的位置,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只有人人都行动起来,人人头上有责任,个个用心尽责任,站好自己的岗,做好自己的事,那么,什么样的困难在我们面前都是“纸老虎”。 然后,我们要创造性的工作。 如果你正觉得日复一日地重复工作沉闷而没有新意,你可以试着把视角转换为发现你所从事的工作有趣的方面,当你开始关注你的同事在做着哪些你没想到的事情,当你突然醍醐灌顶般对工作有了许多亟待实施的构想时,当你为这些构想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时,那么肯定你已经受到“视网膜效应”的影响了。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需要,只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不同的诉求点,我们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不要墨守陈规,用创新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解决我们前进中的问题。对于我们每位员工而言,我们立足岗位,按照对标一流、对标挖潜、对标创造的要求,不断学习创新,才能实现自我超越,实现自身价值。 创先争优不是“平行”于“双增双节,盈利攻坚”的“单列”运动,而是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息息相关、同生共存、互为促进的,是一种激励我们奋勇向前、拼搏进取的手段和动力。 只有人人都争创新业绩,人人都争当先进, 创先争优才能获得不竭动力,才能更好的推动我们工作的开展,“百舸争流”、“千帆竞秀”的场面也将更加的激励人心,鼓舞斗志。
(编辑:王玉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