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合二为一”的浙江萧山电网调控中心正式挂牌投入运行,标志着萧山主网调控一体化全面启动,此举将有效强化电网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电网事故的快速处置能力。 据介绍,日前萧山供电局全面完成了“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和项目申报,计划投资17.35亿元,分阶段实施电网智能化建设,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完成73个电网智能化建设项目。对此,该局从细处着手,积极推广装备智能化新技术和新设备,为电网升级提供完善的硬件支持。 遁地:开关电缆班的“新利器” “好家伙!只要照照就能知道电缆故障和位置,对我们来说可真是个宝贝啊。” 9月29日,在萧山供电局电缆线路新仪器推广会上,面对电缆故障测试仪、定位仪和带电电缆识别仪等智能化新设备,工作人员纷纷笑称“以后就不用再做钻地鼠了”。 据了解,此次推广会的仪器设备主要是通过切割磁力线的方法帮助工作人员找出电缆及电缆的故障点,通过查看脉冲图,工作人员就能轻松找出电缆的故障类型和大体位置;再结合定位仪所发射的电磁波,便能准确的找到故障点,帮助工作人员在地下众多电缆中寻找到需要修补的那一条。这样一来就明确了工作的目的性和方向性,降低了人工挖掘方式查找电缆及故障点的盲目性。 该局城厢供电所开关电缆班工作人员张葱说:“这好比是我们能看到地下情况的第三只眼,有了它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和效率。”目前,这些设备已在该局城厢供电所和市北供电所率先投入使用。 上杆:安全降损的“智能箱” 9月25日下午5点,随着最后一台XMZ综合智能箱合闸成功,临浦供电所当天更换的14台杆上变不锈钢计量箱任务圆满完成。据了解,由于原先使用的不锈钢计量箱存在空间小,出线安装不合理,无漏电保护等诸多缺点隐患,给线路运行维护带来很大的不便。对此,萧山供电局特邀科研人员联合研制了综合智能箱。 据该局营销部陈小飞介绍,综合智能箱外壳采用塑料绝缘材料,低压出线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保护,安全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出线安装设计合理,维护方便。箱内同时配备电容无功补偿,可以根据用电负荷需求进行判断,实现智能化投切,无需人员操作,降损节能,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能力。 截止9月30日,该局已完成两千余台智能箱的安装工作,并将逐步替代老式不锈钢计量箱。 入户:电能表的“智能时代” 9月24日,国网公司首批900只智能电能表运抵萧山,萧山供电局计量中心目前正积极对其进行检定,并邀请厂家工作人员和上级工作人员进行指导,确立检定方案。 据介绍,智能电能表全称“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表”,为10至60安培,二费率表,具有远程拉闸、记录零线电流、记录开表盖开端纽盒次数等新功能,是一种新型全电子式电表,相比于以上两种智能化设备,智能电表无疑更贴近居民。它具有电能量计量、实时监控、自动控制、信息交互及数据处理等功能。通过智能电表,用户可以迅速准确的了解家庭的用电情况,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更细致、更专业、更贴心的高效服务。 此外,智能表还具有通讯速率更快,安全性能更强,计量方式组合更灵活等特点。通过智能电表和智能集抄系统的配合,电力部门能轻松实施远程抄表,实现电费控制。不仅实现用户信息的全覆盖、全采集、全预付,提高了电力抄表、收费的准确性,还可以为居民分析用电成本、提供节电方案。 据悉,除了首批运抵的900只电能表外,后期还将有13000只三相智能表和31000只单相智能表来到萧山局。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智能电表进入百姓家庭,萧山电力便将进入了电能表的“智能时代”,为全面提升用电服务水平打下了智能化基础。
(编辑:王玉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