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经过党支部全体党员大会民主推荐选拔,福建省福清供电公司配电管理中心抢修班长张在进被确定为优秀党员骨干,列入了该公司中层后备干部人选之一。这是福清供电公司首次通过“双培养一输送”人才选拔方式产生的第一个后备干部人选。 所谓“双培养一输送”是指,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旨在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建立党员经常教育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保持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变为企业的发展优势,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为培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湛,具有复合型素质能力的人才队伍,以适应和满足企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需要,今年以来,福清供电公司按照福建省电力公司统一部署,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选苗子”、“育才子”、“给位子”,大力推行和做实“双培养一输送”工作,从而有效地推进了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摸底子 拓宽渠道“选苗子” 在福清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陈长德看来,人才其实就像幼苗,在没有经过科学的修剪和培养,就难以长成“栋梁”。如何选好、选对苗子,并通过“双培养一输送”方式让苗子成才,是该公司在推行中被视为一个最基本和最关键的着力点。 在“选苗子”中,该公司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对本单位党员和业务骨干的情况进行一次摸底“扫描”,逐人进行认真分析后,研究确定出“双培养”的人选,建立“苗子档案”,即业务骨干、党员和党员骨干队伍信息库。该公司主要建立了业务骨干信息库和党员骨干信息库,将重要关键岗位的生产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列入信息库,详细记录其相关的技术专长、竞赛成绩、参加学习和培训情况、工作绩效以及民主评议等基本内容。 “建立实时信息库,定期进行滚动分析考核,确保输送有依据。”该公司政工部负责人介绍,该公司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基层部门、单位开展党员和职工队伍状况调查,准确掌握本单位、本支部内的每一名党员和非党业务骨干的学历、专长、特点和思想状况,实行优胜劣汰原则,确保对所选的“苗子”有一个全面详实的分析,为做好“双培养一输送”工作提供充分依据。 目前,该公司共有81名员工被列入业务骨干信息库,有126名员工被列入党员骨干信息库。 搭台子 多管齐下“育才子” 培养是手段,输送是目的,过程是关键。福清供电公司根据“双培养”对象中党员和业务骨干的不同特点和弱项,突出重点、针对短板,加大培养力度,因需定学、因需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锻炼提升。 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制定非党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工作计划表,通过主动关心和帮助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非党业务骨干,安排具有较高素质的党员与重点对象结对,通过开展党员“一带二”的“带思想、带安全、带技能、带作风、带业绩”的“五带”活动加强培养锻炼;通过讲党课、压担子、提要求和吸引参加党内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强化对业务骨干党的观念、党的意识的教育,使他们从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感受到党的感召力和党员的先进性,提升政治素养和思想觉悟,促进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早日成为党员。 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制定非党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工作计划表,一方面,实行党员自励机制,根据党员岗位工作具体要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实施党员公开承诺,引导党员围绕岗位职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强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搭建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岗位比武等多种实践先进性平台等方式,强化对党员业务技能的培养,促进党员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鼓励党员立足本职增长技能,切实使党员成为技术创新、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节能降耗等方面的业务骨干。 压担子 唯才是举“给位子” 今年以来,福清供电公司共有35人提交入党申请书,发展党员6名,有16名党员培养成骨干,12名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 福清供电公司党委书记陈长德认为,在推行“双培养一输送”中,党委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要求,积极搭建发挥党员骨干作用的平台,向经营管理、生产一线等重要岗位推荐输送党员骨干,让党员实现自身价值,为企业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党员和企业党组织的共同发展。 据介绍,每年年初,该公司通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推荐人选、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召开支委会通过等三个程序确定年度本支部优秀党员骨干(名额按支部党员总数的10%推荐),并建立优秀党员骨干信息库,上报公司党委研究确定。各党支部上报的输送对象将优先作为公司“把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的人选。 该公司总经理杨东初表示,只要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那些品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经过实践锻炼有发展潜力,条件不断成熟的优秀后备干部必须及时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给他们压担子,对特别优秀的还要积极为他们搭“便梯”,实行越级破格提拔。
(编辑:王秀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