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安岳农家男孩放飞‘诺贝尔’梦想》的文章,讲述安岳人杨江南如何从一名农家孩子成长为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博士生的历程,此文一出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人们非常想知道一个贫困家庭是如何培养出留美博士的。 记者从安岳县有关方面获悉,杨江南从上高中开始就一直受到安岳各界的资助,才有幸使自己的学业更上一层楼。 除了杨江南,还有更多学子正在各界的帮助下成长。安岳县的康某算是安岳的“知名人物”:其父亲入狱服刑,其母亲离家出走,相依为命的爷爷去年也去世了,12岁的康某就一直让人们牵挂着。今年8月18日,安岳县委主要领导带领县民政局、教育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到安农九义校初二学生康某家中,现场开展帮扶活动,解决了康某入学的所有经费,并送去学习用具,解决了家庭的后顾之忧。 “百万助学工程”、“金秋大学新生助学金发放”等一次又一次的助学行动,让更多寒门学子得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据统计,2010年安岳全县共资助贫困大学新生930人,资助金额达180万元。 安岳县委、县政府的行动带动了县内群众的助学热情。安岳人李发建在县城内做酒水批发生意,中秋节的晚上他约见了一名自己将资助的高三学生,他自己都记不得这是他资助的第几个学生了。“每月几百块钱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贫困学生的家庭来说却是一个月的生活费。”李发建在提到自己为什么会资助学生时说道。今年暑假,在安岳县委、县政府的发动下,一家外来的房地产企业拿出一百万元资助安岳的贫困大学新生……8年以来,安岳县委、县政府积极动员社会各届共筹集帮困助学金658万元,帮助3575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大学学业;县委、县政府每年均向全县贫困中小学生发放政府奖学金66万元,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编辑:杨芝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