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明星 >> 正文

盼阳光普照校园
转自:电力英才网 时间:2010年10月29日09:40

    总有一种变化让人震惊;更有一种超越令人震撼。在采访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我市义务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令人瞩目!
  长期以来,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分布差异过大,是困扰教育的难题。
  在总体上解决了“有书读”的问题后,“找好老师、上好学校、受好教育”已经上升为人民群众的主要教育诉求和要解决的教育主要问题。
  然而,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教师老龄化、教师结构性缺编现象日益严重。阳新白沙中心小学、大冶还地桥镇黄金湖村河泾小学10年来,没有分配到一名大学生、支教生;陶港镇碧庄完全小学音乐、美术、体育全部由教师兼任。
  “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办学责任落实没到位,兴国镇官桥完全小学大门至今没钱动工,而村里的办公楼建得有模有样;阳新陶港镇碧庄村至今还没有偿还“普九”债务,按当时的分工,村里负责操场建设,但这项工程至今没能动工。
  校园硬件建设也是参差不齐,农村学校危房仍然很多。以阳新为例,目前全县B、C、D三级危房面积99.5万平方米,占全县校舍面积的24.9,维修改造需要6.5亿元资金,而每年上级财政拨付的危改专项资金不足1500万元。
  “由于经费问题,学校保安都没办法聘请,完全靠教师义务劳动,校园安全无法保证。”阳新荻田中学校长尹传伟坦言。
  大冶市还地桥镇黄金湖村河泾小学校长占有法更是有苦难言,学校由于生源少,公用经费总额明显不足,学校一些基本的教学设备无法添置。
  “解决读好书的问题,就是要把每一所学校办好,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依法保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的同时,多方争取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待遇、提升教师素养,以新思路谋划新发展,让均衡教育的公共阳光普照大地,让每一位在校学生在同一片蓝天下得到茁壮成长。

 


(编辑:杨芝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