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电力专家 >> 正文

彭守林:我的31年巡线路
转自: 时间:2010年09月30日13:21

    彭守林,合肥供电公司线路工区运检一班班长,51岁,共产党员,1980年从事巡线工作,1987年担任运检班班长,负责500千伏及以下线路共400多公里。他带领的运检一班获得过省电力公司标杆班组,但说起个人的荣誉,他每次都让给了班里的其他同志。他为人朴实,做事踏实认真,工作安排合理,大家都亲切的称他“阿彭”。
    彭守林,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线路工人,1980年从事线路维护工作,在巡线路上已走过31年,与吕清森的巡线年头相当。因为为人朴实厚道,大家都亲切的称他“阿彭”。
    初次见到阿彭,是在一片比较空旷的线路旁,一身工作服、一个工具包、一个望远镜,一张黝黑的脸,一副标准的线路巡线工装扮。在他的细心呵护下,所辖500千伏线路从未发生过一次责任事故。一提起吕清森,阿彭就激动的说,山路人生的事迹让人感动,让他受到了教育和洗礼,只有线路人最能体会吕清森工作的艰辛,最能领会什么叫吕清森精神。
    70年代末,阿彭所辖的输电线路都很偏远,交通又不发达,大部分巡线工作要靠“两条腿”来完成,非常艰苦,那时的他还是一个大小伙,年轻力壮,每天长途跋涉20多里的山路,不在话下。1987年,担任500千伏线路运行班长至今,带领全班人员守护着400多公里长的线路,大部分都位于偏远山区和圩区。跨沟渠、河流,攀土丘、山坡是他们巡线必经的路径,爬杆架线、日晒雨淋是他们工作中的家常便饭。就这样他带着班员们每天与复杂地形和多变气候打交道,一走就是31年。
    2008年北京奥运保电期间,阿彭只身一人在线路上特巡,发现有村民在500千伏线路保护区内的蟹塘埂上种植了大片杨树,因蟹塘产权为村民所有,为避免纠纷,他多次前往协商,并在供电所的共同协助下,该村民最终同意砍伐。因为田埂路特别滑,砍树时他摔得满身伤痕,可为了尽快保证线路保护区内的安全,他已然顾不上了。树砍完后,他卷起裤腿,只身一人跳下水,将一根根大白杨拖上岸。直到晚上九点,他才感觉到饥饿,可突然发现鞋子不见了,他只得赤脚开车赶了100多公里的路,天亮才到家。
    这些年的巡线工作中,早出晚归、汗流浃背、口渴饿肚子、迷路被虫咬是常有的事,碰到偏远山区路途险峻、杂草茂盛的地段,走到尽在眼前的铁塔要花上几个小时。
    2009年国庆保电期间,阿彭对35千伏南岗线正常周期巡视,发现27#塔的下半部塔材几乎被偷尽,他立即组织班员对塔材进行测量、加工、安装,在清理该塔周围的粗树枝时,他忽然觉得手心火辣辣疼,血顺着手腕直往下流,整块手掌心的肉全被撕开,当时就近找了家诊所做了简单处理,缝了十几针,疼的嘴唇都咬破了,他打着绷带用另外一只手继续干活,直到现在他的手掌还不能完全伸直。
    回首自己的巡线之路,31年,阿彭说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地方。在施工现场蹲点、巡线、恶劣天气之后检查线路情况,阿彭一年到头休息不到十天,但比比吕清森的巡线环境,他说还是感到惭愧。
    采访结束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阿彭说他还要去肥西变的一条新建线路上看一看,开着印有“电力巡线”字样的车向更空旷的地方驶去。

(编辑:王玉珠)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