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火电厂靠省吃俭用扭亏为盈是杯水车薪?
转自: 时间:2010年11月25日08:28

    在电煤价格上涨、上网电价难以变动的情况下,火电厂的亏损成为了行业的常态。但是一片喊亏声中,也有火电企业逆势实现了盈利,那么这种盈利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呢?它只是一个特殊个例,还是亏损的火电企业中的成功榜样?
 

    大唐七台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装机容量为1900MW,地处黑龙江省七台市,为坑口电厂。据媒体报道,“截至10月底,该公司继7月份创下月发电量和月盈利历史纪录后,又创下年盈利额历史新高,完成利润1.016亿元,实现建厂15年来首次盈利破亿元。”在火电行业的一片亏损声中,七台河发电公司逆市盈利的消息,显得格外醒目。

    电量抢发是有效方式? 

   在七台河发电公司的盈利经验中,增加发电量是一个有效方式。据介绍,该公司委派专人负责电量增发的相关协调工作,随时与省网调度沟通协调,充分紧抓电网负荷空间及时接带负荷,争取抢发、多发电量。根据该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该公司已完成电量59.5822亿千瓦时,创下年累计电量新纪录。
    但是,通过增发电量来提高企业收益并非适用所有企业,它具有特殊性。这种方式与目前电力体制下的各个区域的不同的上网电价有关。

   “在目前电价无法根本调整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增发电量,一定程度上对于增加发电企业的收入,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光大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崔玉芹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但是这也要区分具体情况,如果地方的上网电价可以高过企业的成本,那么增发电量肯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经营状况;但是如果电价过低,远远小于企业的运营成本,盲目的增发肯定会导致亏损的进一步扩大。”

    增加发电量的前提是有旺盛的电力需求。“东北地区的整体用电形势不是很好,增发电量其实也很困难。”七台河发电公司的内部人士表示。尽管已经实施了发电权的交易制度,但是东北地区的电力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浪费。这也进一步制约了靠增加发电量来提升企业业绩、摆脱亏损的可能。

    配煤掺烧是无奈之举

    面对电煤价格的高涨,能否成功地控制火电企业最大成本组成的燃料采购价格,成了盈利与否的关键。而在目前煤炭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尽管各大发电集团都在进行上游产业链的并购,试图掌握煤炭资源。但是,由于煤炭建设周期很长,众多的火电厂并不能立刻享受到集团的煤炭供应。配煤掺烧,由于可以有效降低燃料的成本,成了众多火电公司的首选。

    位于黑龙江省的七台河市煤矿资源丰富,被称为“东北煤城”。该地区的煤质优良,品种齐全,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资源环境。

    但是,对于地处七台河市的大唐七台河发电公司来讲,门口的优质资源却不能充分利用,而是要千里迢迢去内蒙古寻找品质相对较低的褐煤,其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的燃煤价格对公司来讲太高,如果完全采购,企业运营成本必然加大,可能造成亏损。

    “这种措施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目前全国大部分火电企业都在做,比如寻找品质较低的褐煤,作为配烧的品种。因为如果全是高品质煤的话,发电企业的成本太高,根本无法盈利。”崔玉芹对记者表示。

    千里寻煤成了该公司解决高煤价的有效方法。尽管存在运费问题,但是相对本地的高煤价,公司仍然选择外地找煤。“我们本地产的煤品质非常好,但是价格肯定也高,我们只好从内蒙古寻煤,现在全省的电力企业都这样做。”该公司人士表示。

    “但是,配煤掺烧需要投入大量的改造设备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企业的短期负担。”崔玉芹说,“尽管全国很多企业都在做这个,但是也只是一定程度地减少购煤成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高煤价的问题。”

    提高设备效率效果有限

    在无法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已有设备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成了发电企业的另外一个选择。据介绍,七台河公司通过检修3号机组热耗下降了273.965千焦/千瓦时,通过对1号机组发电机励侧密封瓦漏氢、锅炉四管磨损等问题进行解决,热耗值在没有进行气封改造的情况下下降113千焦/千瓦时。

    行业分析师崔玉芹对记者说:“目前很多企业都在通过减能增效的方式来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比如说采用高效的火电机组。100万千瓦的机组,其供电标准煤耗为290克左右,但是30万千瓦的却有300多克,这种对设备效能的改造,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的。”

    尽管有这些措施,但是在煤炭继续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企业很难通过自身的“节流”来达到止亏盈利的目的。

    “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只能很小程度地减少发电企业的亏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银河证券分析师邹序元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目前火电企业的亏损主要集中在几个区域,比如说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这些地区的上网电价很低,而且在发电集团的业务结构上,火电占到了其主营业务的75%。所以如果目前不能调整电价,在煤炭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想要通过企业自身的调整,很难实现扭亏为盈。”

“节约只是有限度地增加利润,以前可以盈利,是因为煤炭价格没有这么高。但是最近几年内,煤炭价格上涨了两三倍,而电价只上涨了20%-30%,如果不改变现行的方式,企业很难改变亏损的局面。”崔玉芹持有同样的观点。

    “目前,企业想要摆脱困境,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降低煤炭的购买价格,或者通过技术改造来降低单位的煤炭损耗,但是技术上降低很难,如果产业链并购的话,由于投资周期长,而且不一定能拿到资源,所以目前看来,企业想扭亏为盈会非常困难。”分析师邹序元对本报记者说,“对整个行业而言,除非等待政策的变动。”

编后

    当火电行业的亏损已经不是新闻,而盈利才被众人关注时,说明这个行业确实出了问题。作为企业成功与否,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盈利。目前诸多火电厂亏损表明该行业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供求变化。煤炭价格上涨是重要原因,发电量的限制也是重要原因,当然,企业本身由于管理不善产生的低效率,也有脱不了的干系。但是这其中最大的因素还是整个电力体制。市场的调节能力早就证明了市场才是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点没有任何疑问。七台河电厂的盈利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尽管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只能是短期与暂时的。“节流”在目前的情况下并不好用,所以“开源”也许才是正确的选择。而各大电力公司纷纷转型,力图改变公司的盈利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进行多种经营,也在实践这条道路。但效果如何,我们需要拭目以待。
 


(编辑:黄羊)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