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喧嚣,五大电企与煤炭企业因煤价分歧在今年电煤合同面前的对峙僵局,竟悄然瓦解了!
笔者获悉,今年9月底,华能国际、大唐发电等电力企业悄悄与煤炭企业签订了今年的电煤合同,并以签订的合同价格对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进行追溯调整。该消息在两家公司公布三季报时才被公司首次披露。但对第四季度的电企效益而言,煤价上涨冲动和电价调整预期都是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在经历了2009年度煤电双方创历史的“拉锯战”后,合同煤年度谈判模式的改革已经进入议程,企业之间更是在政策出台前就已经纷纷签订了三到五年的长期协议。
被煤价“修正”的三季报
去年底的煤炭产运销衔接会上,未能与煤炭企业签订电煤合同的电力企业不在少数。在接下来超过半年的僵持阶段,电力企业通过市场购煤、预付款购煤的方式维持经营,期间,合同煤价的确定一直成为电力企业业绩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
眼下正是电力企业三季报披露高峰期,相比半年报,电力企业三季报对全年业绩的预测更具有代表性,因为三季报数据很可能存在对前三季度业绩的追溯调整。
不过,同样是以9月底签订的电煤合同价格对前三季度业绩进行追溯调整,华能国际和大唐发电的调整结果却截然相反。华能国际有关人士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华能国际二季度对电煤价格的预估值比较高,之后按照签订的合同价进行调整后,业绩比预期要高一些。
而大唐发电二季度对煤价的预估值被事实证明偏低,公司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用煤主要是消化去年底的库存,二季度主要靠市场采购以及预付款的形式购煤,但预估价相比9月份签订的合同煤价要低。招商证券研究员认为,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司三季度业绩相对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