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三合中心学校的小学生苏明娟在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课。这位大眼睛姑娘渴望求知的形象神态,成为后来出现的“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新华社发(解海龙 摄)
新华网银川7月31日电 (记者艾福梅、赵倩)“是希望工程圆了我的大学梦,现在我要以自己的行动来回报社会,让更多贫困学生实现大学梦。”宁夏大学物理电器信息学院大三学生海明成说。
海明成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红沟村,那里长年干旱少雨,交通不便,当地农民收入很低。
2007年,海明成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宁夏大学。然而由于家庭贫困,加之三兄妹同时上学,家里连三四千元的入学学费也拿不出来。关键时刻“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为他解决了大学第一年3000多元的学费。
“圆梦行动”是希望工程惠及中国贫困学生的众多举措之一。和海明成一样,中国贫困地区已有上千万少年儿童受益于希望工程。
1989年10月30日,由共青团中央倡导、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正式启动。希望工程旨在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党组书记、常务副理事长顾晓今日前在宁夏参加相关会议时表示,截至目前,希望工程已经在全国贫困地区援建希望小学16345所,直接受益的少年儿童达上千万,其中80%的希望小学集中在中国西部、中部和东北。 与此同时,希望工程为6万多名希望小学教师提供了培训和学习实践机会,还以助学金和奖学金等方式资助了349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阶段学习任务。
“希望小学已经成为偏远山村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援助项目。图书室、体育园地、电脑教室、电影设备、校园歌曲等希望小学文化项目,给农村孩子带去了学习的快乐。”顾晓今说。
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上学不再难了,希望工程不再局限于农村希望小学建设,而将部分资金转向资助贫困高中生和大学生完成学业,希望工程助学模式也随之升级。
根据受助对象的资助需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继续动员社会力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助学金圆上学梦的同时,更加关注这些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物质、精神多方面的扶持,帮助受助学生学会自助助人,做到“授人以渔”。
“一进入大学,我就开始勤工俭学。现在我在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做办公助理,每月可以领到210元的补助,再加上平时兼职收入,自己的生活费基本上就解决了。”海明成说。 在获得帮助的同时,海明成也在尝试帮助别人。2007年寒假,他走访农村贫困学生近百人并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在报告所涉及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6名获得宁夏“小巨人”车床有限公司资助,4名得到社会爱心人士资助。
此外,2009年暑假,海明成主动联系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捐款5万元,为他的母校固原市原州区炭山乡红沟村瓦窑沟小学修建了三间教室,有效缓解了学校教室紧张的情况。
鉴于海明成的爱心之举,宁夏授予他希望工程20年“希望之星”称号。“在获得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这个理念的形成,也许是希望工程给予我的最大帮助。”海明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