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电力文化 >> 正文

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转自: 时间:2010年12月06日08:28

    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固然重要。但要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真正落实在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使广大职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意识转变,进而达到“我会安全”的境界,抓好企业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全面建设是基础

  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

  运用“三级教育”模式、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班前安全活动、标准化岗位和班组建设、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亲情教育、“三不伤害”定置管理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培养全体员工的良好安全心态,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技能,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用安全行为有效控制生产事故。

  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

  通过系统安全评价、全面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三同时”、安全例会制、安全工作定期汇报制、检查制、奖惩制、岗位责任制等行之有效的传统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促进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意识与管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强化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增加安全投入,避免违章指挥,全面控制三因(人、物、境)事故。

  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

  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简单,投入不大,但效果明显。对营造企业安全氛围,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形象,实现三点控制(事故多发点、危险点、危害点)和三防管理(尘、毒、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张贴安全标语;悬挂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等);制作事故警示牌等传统安全文化建设手段。

  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

  采取举办安全宣传墙报、安全生产信息;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比赛;组织事故报告会、安全文艺(电影、电视)活动、安全贺年活动;实施安全宣传的“三个一工程”(一场活动、一幅标语、一块墙报);员工的“五个一活动”(查一个事故隐患、提一条安全建议、创一条安全警句、讲一件事故教训、当一周安全监督员)等传统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深入开展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本理念是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

  安全文化建设是预防事故的“人因工程”,以提高劳动者安全素质为主要任务。企业作业现场点多线长,环境复杂,只有集中力量采取“多点打击”的战术手段,“全歼”安全文化建设上存在的各种薄弱环节,才能有效发挥安全文化的整体效益。因此,应着眼于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健全和优化“进入”、“退出”机制,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低劣的职工予以及时“退出”,优胜劣汰。围绕提升安全理念、人员素质和安全思想境界,不断强化“人本建设”。如在职工中实行岗位作业标准化考核制度,由班(组)长、安检员负责,做到一天一考核,并与当日的计件工资挂钩。通过“关口”前移,实现安全管理对象全员化、形式多样化、效果跟踪化,最终确保人的本质安全化。

  二要坚持理念先导

  心态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操作者,只有心态安全,才会有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

[


(编辑:李玉兰)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