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院校新闻 >> 正文

专业零距离:上海四大高校新闻学专业解读
转自:电力英才网 时间:2010年12月11日09:19

    眼下全国各大综合类、专科类、工科类院校纷纷开出新闻系,以至于新闻系毕业生与媒体间的数量关系愈发显现出“僧多粥少”的架势,学生如何选择新闻院校,以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上海高校“新闻系”竞技场上,在“老大哥”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外,已经悄然出现“分众现象”——华东政法大学专攻法制新闻方向、上海外国语大学专攻国际新闻方向、上海体育学院专攻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专攻财经新闻方向……记者培养走上“分众化”道路。记者日前专门采访了沪上各大高校新闻系的负责人,为有意报考新闻系的学生答疑释惑。

  上海财经大学新闻系(经济新闻方向)

  复旦新闻系的学生曾调侃,“当我们还只能用案例分析来上《财经报道》课程,财大的学生早已拿起财务报表分析企业业绩,挖掘深度报道了。”此言的确道出财大新闻系最大特色:财经新闻。

  在上海财大新闻系,课程设置是“新闻+财经”,比例也是1:1。本科生入学,在接受基础新闻概论、采写教学之外,还得接受财经课程的轰炸。财报分析、会计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证券投资、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是本科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授课老师来自其他各财经院系。另外,为了给这些财经课“打基础”,高等数学成了财大新闻的必修课——在上海,其他新闻系一般“与数学绝缘”。也正因如此,财大新闻系被不少学生誉为“新闻理科班”。

  当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新闻与财经的嫁接课程出现。例如《财经新闻实务》、《财经新闻评论》,此时,一、二年级学习的财报分析、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等课程纷纷派上用处,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解读公司年报、如何发现问题。

  上海财大新闻得益于学校浓厚的财经课程资源,又抓住了财经媒体日渐火爆的态势,毕业生就业路径较多,除了财经类媒体,还有不少人凭借扎实的财经基础,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等金融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英语)系

  如果说而今的新闻课程趋于同质化——三本《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史》治天下,那么,上外的新闻系就是把这些课程统统“中译英”。当然,实际操作不是这样生搬硬套,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上外新闻系,目标在于培养外宣人才,写“外国人看得懂的英语新闻”。

  新闻系有两门经典课程:“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英语特写采访与写作”,这也是难度最高的两门课,全英文授课,“一中一外”老师配比——国外新闻院系和报刊的记者、学者为主讲者,辅以新闻系里的中国老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40、50岁的“老外教授”不是做讲座,而是住在上外一年甚至两年,上英语写作课。老外丰富的采访经历、问题探究教学,不仅带来中外思维的碰撞,对学生的英语口语、写作都是不小的挑战。此外,低年级学生需要听写BBC、VOA等时事新闻,适应英式、美式,甚至印度、西班牙英语播报习惯;阅读《纽约时报》、《新闻周刊》等报刊。

  上外新闻系的另一个重头课就是“英语课”——每天最少两节课,本科四年天天如此。与上外英语系采用同样的教材,本科生必须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也正是得益于这样的训练,上外新闻系的学生除了进入媒体,还有很大一部分进入外企——外企面试基本采用英语,这是上外学生的最大利好。

  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体育新闻方向)

  “读不懂教练的排兵布阵,不知道体育赛事的规则,甚至连运动员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一位体育媒体人曾如此抱怨“体育记者之短缺”。而在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正有一批体育新闻特色的毕业生意在填补这个缺口,他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读懂赛场”。

  上海体院新闻系带有浓浓的“体育色彩”,在新闻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等基本课程之外,开设了体育传播学、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体育媒体策划、体育播音主持等体育特色课程。以运动项目特征分析为例,课程讲解各个体育赛事中的比赛规则、新老排兵布阵方法,分析教练的意图、运动员的表现等。在广告创意、数码摄影等课程上,则侧重体育广告、体育赛事摄影。

  尽管体育新闻方向的学生只需“通晓赛场”,无需“变身运动员”,但是浸染在体院浓郁的运动氛围下,学生不妨亲身实践、深入接触一门运动,这对日后从事体育赛事报道颇有益处。目前,学校除了常规体育课,还设有体育俱乐部、体育类社团。另外,游泳是学校的必修课,如果学不会游泳,毕业堪忧。所以,要融入这个环境,学生真得有颗“热爱运动的心”。

  在就业方面,早年体院新闻系的毕业生进入全国体育类报刊,眼下,除了传统媒体之外,毕业生进入门户网站体育频道等电子媒体成为新趋势。

  华东政法大学新闻系(法制新闻方向)

  华东政法大学新闻系的“法味”十足。它的新闻系实际是法制新闻方向,除了新闻系主干课程,特别增加了法务内容、法治新闻写作等。

  上世纪90年代,为应对“法治新闻专业人才短缺”,华政曾受司法部委托,举办多期由全国各法制报刊记者参加的法制新闻培训班,1997年起,又在本科生中举办法制新闻专门化班,三年级学生经考试选拔进入该班,举办七届,30余位同学先后进入媒体工作。直到2004年华政对全国统招法治新闻方向本科生。彼时,法务内容为各类部门法,比如《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等,不过学院很快发现,学生对此兴趣不大。原来得益于华政丰富的法政资源,大部分新闻系学生修读了法学第二专业,“上两次《民法》课,自然少了兴趣。”为此,学院很快调整思路,将新闻系的法务课程调整为以著作权法、知识产权法、新闻侵权、传播法等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新闻界规范采写的必要知识贮备。

  这形成了华政法制新闻专业颇具特色的学习模块:在本专业学习新闻+新闻相关法务,在法学二专深造某一具体的部门法。前提是,学生得下一番功夫,法学条文以及背后的逻辑辩证关系非朝夕所能掌握。

  因为拥有扎实的法学基础,华政新闻系的毕业生除了进入传统媒体,还有不少进入政法部门。


(编辑:杨芝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