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青青校园 >> 校园文化 >> 正文

我市教育工作迅猛发展
转自:电力英才网 时间:2010年12月16日09:10

    12月16日嫩水环绕,丹鹤高翔。拥有800多年建城史的齐齐哈尔正不断焕发着勃勃生机,鹤城的教育事业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多年来,我市始终地把教育作为民生的首要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市教育系统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定位于“基础教育质量化、素质教育特色化、职业教育规模化、教育资源均衡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育管理科学化”,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鹤城教育在新的发展起点扬帆起航。基础教育质量为先

  为满足人民群众子女“上好学”的愿望,市教育局把质量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和群众最关注的民生大事来抓,出台了《齐齐哈尔市普通中小学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行动计划》,健全完善教育教学考核评估体系,把《行动计划》内容逐一分解,跟踪问效抓落实。坚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推行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实施“科研强校”战略,广泛开展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机关干部和教研员定期参与教研、科研活动,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校长兼课、听课、评课,指导教学。素质教育多姿多彩

  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我市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以“爱党、爱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德育活动,重点加强文明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良好生活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四种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我市积极创建艺体特色学校,要求学生具备“三个能力”,即有一项体育爱好、有一项艺术专长、写一笔好字;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并重点突出开展具有北方特色的冰雪活动。职业教育目标明确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和办学竞争力,全市中职招生连续3年突破2万人大关,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连续六年获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多次在全省介绍经验,被省教育厅誉为“全省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基础能力建设累计投入近亿元,新增建设项目49个,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投入1493万元。“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达28%。全市中职学校开设农林、机加、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商贸旅游、文化艺术等六大类近70个专业(工种),其中省、市级重点专业达到24个。实施产教结合、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与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企业建立稳定的用工关系。全市中职学生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率达85%,毕业生就业率达95%,高职升学率达到80%。围绕我市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九大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要,每年各类培训总量在25万人次以上。教育事业协调发展

  我市在教育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等方面科学规划、明确任务、重点突破,为“十二五”期间我市教育长足发展积淀了丰厚底蕴。

  早在2007年,市教育局就把实施“名校长工程”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着力倡导教育家办学,累计培训中小学校长7000多人次,认定70名市级专家型校长,使一大批学校形成了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强化教师岗位技能提升,组织对全市35个学科的4万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水平测试,在不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改革能力的同时,激发了教师的学习进取意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造就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从改善办学条件入手,全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到2020年全市标准化学校建设将达100﹪。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近三年来,全市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特教学校建设等薄弱学校改造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67亿元,新建、改建校舍近40万平方米。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总投入7590万元完成了首轮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投入1500万元加强了“班班通”、“校园网”和实验室建设,全市教育信息化设备覆盖率、农村学校接入“天网”率、农村初中、城镇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均达100%,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信息技术开课率达97%。健全就学保障机制,2009年落实各级各类助学资金3071万元、惠及学生4.7万人次。为2.3万名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棚户区改造拆迁家庭子女解决就学实际问题,保证了各类弱势群体学生安心就学。

  我市还大力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打造了“校园环境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活动文化”、“校园课程文化”、“校园管理文化”,通过“说鹤、唱鹤、写鹤、画鹤”等形式开展学习宣传鹤文化活动,构建了具有鹤城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


(编辑:杨芝英)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