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企业之窗 >> 企业新闻 >> 正文

孙建一:中国平安以深圳为本走向世界
转自: 时间:2010年12月20日08:52

    走进中国平安集团演播厅,映入眼帘的是红白相间的“中国平安”背景板——这里是平安集团用于录制晨会的地方。每个工作日早上8:55,在这里会开始录制各种节目,包括公司新闻,各系统的经验分享,以及生日祝福。
  10月29日,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兼副CEO孙建一便在在这里接受腾讯财经专访,他刚从外地赶回深圳,眼里布满血丝,但仍然思维缜密地回答我们提出的任何问题。
  我们从平安最新公布的三季报谈起,到平深恋整合的最新进展,再到平安上市前后的变化……在证券市场20年的长河里,中国平安迈出了在A股、H股上市的步伐,并开始构建其综合金融服务的“帝国”。
  如今,“中国平安,平安中国”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深入人心,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已从一家位于深圳蛇口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跻身福布斯全球500强和全球前30大金融企业的行列。
  2010年6月《财富》公布其2010年度“全球500强”企业榜单,中国平安以去年223.74亿美元营业收入列第383位。
  回首平安走过的二十几年历程,孙建一感慨,“碰过很多钉子,也走过很多回头路,但是始终不气馁,不妥协。创新,有了创新,有了那么多的第一,才有了平安的今天,一直到目前来看,平安这个创新的特质始终没有变。”
  蛇口精神的延续
  中国平安于1988年在深圳蛇口成立,是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据孙建一回忆,平安在深圳刚开业时,深圳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外商到中国投资要得到安全保障,首先就想到保险需求,而某些险种是在深圳首先发展出来的,在全国来说,深圳的意识比较领先。
  当时,蛇口提出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进行选举,实行人才公开招聘,改革人事制度……平安的创立也是这一系列的新生事物之一。
  从1985年开始,作为中国“改革试管”的蛇口,已开始触及到金融领域的改革,成立新体制的保险公司这一想法得到了时任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袁庚和国务院财经小组副组长张劲夫的大力支持。
  1988年3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常务副行长刘鸿儒正式签发了人民银行银复(1988)113号文件,同意由蛇口工业区社会保险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深圳信托投资公司合资成立“平安保险公司”。
  这一纸批文相当特殊,因为当时全中国只有一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央在平安保险成立前曾专门发文规定:除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是国家合法批准成立的保险公司以外,各地不准成立保险公司,必须清理。
  马明哲曾公开表示,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公司成立4年内没买过一套宿舍,全部员工都挤在6至8人一间的集体宿舍,有的甚至睡在办公室里。
  他在平安成立二十周年的特别晨会上回忆,“二十年前的今天,平安在蛇口一家小小的办公室开业,当时我们只是一家小型的、单一的财产险公司,业务从零开始。在一个大多数国人还不知“保险”为何物的时代,我们的员工每天骑着自行车走街串户、磨破了嘴皮。”
  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平安从仅有的13名员工,发展到37万员工和业务队伍;从单一财产险业务,成为跨越保险、银行、资产管理、年金、证券的全国三大综合金融集团之一;从一家小门店到目前全国超过3000家机构。
  孙建一曾表示,“从蛇口出来的很多企业,都有清晰的使命感。我们尽管是股份制,但创建在蛇口,会自觉地接受蛇口的一些理念、一些做法,这个烙印非常深。”
  引入战投飞速发展
  1988年成立后,平安相继从地区性保险公司进入全国性业务,从产险进入寿险领域,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个人寿险营销。
  据孙建一回忆,1993年平安发展到一定程度,进入第二个发展期,遇到了瓶颈问题,当时不太好解决,那就是资金问题。于是他们开始于国际投行接触,最终公司以每股净资产的6倍价格引进摩根、高盛,成为中国第一家有外资参股的保险企业。
  孙建一认为,这两家投行为平安带来了很多新的东西,包括经营理念、运作标准等,“可以说平安在那时候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两家投行的登堂入室,也开启了平安的国际化视野。目前,100名平安集团的高管有60多位来自海外。“不管是外籍的,还是本籍的人士,大家都是在同样的环境下工作,到现在来看,我们运作的非常好。”
  孙建一特别强调,外籍人士的进入和本土的管理人员一起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本土成员的提升,不管是从理念,还是从经营等方面,很大程度的提升我们。
  他若有所思地说,“聘请外籍高管是平安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最终起来希望我们本土更多的管理人员能够成长起来,来取代我们的外籍高管。”
  综合金融集团雏形
  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平安以保险为核心,银行、投资并进的综合金融集团正式成立,成为我国继中信、光大之后的三家综合金融集团之一。
  最新公布的平安集团2010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实现了净利润131.97亿元,同比增加了8.4%,从三大支柱业务来看的话,保险和投行的增长都很稳定,另外一个亮点,平安银行利润大幅增长,深发展利润贡献更为显著。
  在描述各项业绩时,孙建一总是用“很正常”来概括,似乎这一切都在预料中。他表示,这几年集团在基础业务方面投入不少,现在该是回报的时候,并相信这种增速具有可持续性。
  保险是平安集团传统业务,也是重要利润来源。孙建一认为,不管是从深度和密度来看,中国的保险行业未来发展的空间非常大,因为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是不小。
  银行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平安银行利润大幅增长,深发展利润贡献更为显著。截至第三季度,平安银行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3.73亿元,同比增幅达73.1%。孙建一解释,银行业务是平安集团的短板,希望通过深发展的并购,以及与平安银行的整合,把这个短板迅速地提升,以发挥综合金融的整体作用。
  另一方面,平安证券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利润人民币11.76亿元,同比增长111.5%。投行业务保持在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领先优势,累计完成30家IPO及7家再融资项目的主承销发行,股票主承销家数及IPO承销收入继续保持行业第一。
  对此,孙建一强调,主要是由于平安证券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做中小板块和创业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反倒这类企业的上市需求更多。
  在海外投资方面,由于有投资富通失利的经历,孙建一指出,“境外的投资,应该是作为投资的一个板块,但不是一个主要的板块。下一步的投资肯定会非常的谨慎,而且监管部门对境外投资这一块,也有很明确的要求,我们会严格的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谨慎的投资。”
  增加透明度考验上市公司高管
  2004年,平安以集团形式整体在海外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金融保险集团。2007年3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平安为何会首先选择在香港上市?孙建一回答了这一问题,“首先是要在境外上市以后,有利于运作国内上市,这个是技术问题。如果我们先上了A股,再上H股,在技术上面有很多难处,我们完全是从以后的技术操作上面考虑问题。”
  孙建一认为,证券市场20年来最成功之处在于帮助企业解决了长期发展的资金问题,“很多上市企业的发展壮大是依赖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发展有很多因素,但是有一个很根本的因素,就是提供企业发展所需的一个物质平台。”
  20年来,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一直到现在,逐步的成熟。孙建一坦言,中国的资本市场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改革,特别是对改革的贡献非常大。
  而对于他本人来说亦“体会非常深刻”,他表示,“公司上市后学到了很多东西,就是作为一个公众公司,你应该如何去运作,因为上市公司会接受很多法规的制约。特别是两地的法规可能有一些不尽相同的一些地方。”
  孙建一向腾讯财经坦言,实际上,上市和不上市,对高管来说,运作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个体会是非常深刻的。增加它的透明度,这个对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来说,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严格考验。”
  深圳与平安紧密相联
  谈及深圳,孙建一认为,“对于平安来说,深圳初期就像一个摇篮,因为平安产自于深圳,发展得益于深圳的背景。而在后期来看,深圳或者深圳政府对平安更多的是一种呵护,我们的很多政策突破,都是由政府出面帮我们去做工作,有的事他能解决的就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需要往上面走的,他出面帮我们去做。”
  深圳和平安应该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深圳这样一个背景,可能也很难有今天的平安。现在也有很多新的保险公司想学平安,但孙建一认为,“学一些管理方法倒是可以,但是学不了它的发展过程,它没有那个历史背景,没有那种环境,很难复制平安的发展过程。”
  马明哲则表示,“平安是蛇口精神、深圳速度的代表,平安二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缩影。二十年,平安走完了大多数跨国金融巨头的百年道路,这是中国创造的奇迹,是蛇口精神和深圳文化的‘特产’。”
  而在孙建一看来,很多保险公司都把总部设在深圳,究其原因,是因为深圳得天独厚的市场经济环境,此外,临近香港,可以经常与国际先进保险企业作交流,企业可以立足深圳,辐射全国。深圳金融企业和国际企业交往比较频繁,并充分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承认,这很好地解释了伦敦金融城在2010年3月发布的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深圳能够和悉尼并列第九。
  董事长马明哲事业心极强
  保险圈子里的人说“马明哲不是人,是神。”一位国内保险公司的董事长称马明哲是其“偶像”,他说:“我最佩服的人是平安的董事长马明哲,我想的事他肯定想到了前面,我没有想到的事他也想到了。他做事总是具有前瞻性。”
  马明哲崇尚“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的战略,他喜欢讲这样一则有关青蛙的故事: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热水中,它会拼命挣扎地跳出;如果把它放入温水再不断加热水温,青蛙可以通过调节自身的体温,逐渐适应。但是到水温高得无法承受时,它已无力跳出。
  在与之共事20余年的老战友孙建一看来,马明哲是个事业心极强的人,有时近乎于固执。“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专业人士出身。但是,现在可以说,他绝对是非常非常专业的人士,就是在于他极强的事业心,因为有他的事业心,所以支撑着他做很多事情。”
  而此前,孙建一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也说,马明哲不吃正儿八经的饭,你说累了,到酒楼吃个饭,来几个菜,他不会这一套,给一个盒饭,给一个汉堡,也就是这么一顿。
  20多年来,孙建一习惯把平安比作孩子,“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就到了你手上,你把他抚养成人,这种感情应该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对平安就是非常非常细心的去呵护它,希望它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中国平安集团深圳总部大楼——平安国际金融中心近日动工兴建,这栋高588米的“深圳第一高楼”计划于2014年竣工。据介绍,平安国际金融中心将成为深圳未来的新地标。
  平安,作为深圳的一张名片,其脚步实际上早已迈向世界。

(编辑:王玉珠)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