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能马鞍山电厂(2×660MW)扩建工程施工现场,也许他并不惹人注意,而就是这个其貌不扬、话语不多的小伙子,凭借着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多次为工程节约了大量成本,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精打细算的好“管家”。他就是李才智,安徽电建二公司马鞍山项目部通用分公司技术负责人。
2004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他,带着对电建事业的热爱,来到了安徽电建二公司,成为了通用设备安装专业的一名技术员。该专业主要以非标钢结构加工、制作、安装为主,面对陌生的施工环境,面对即将从事的工作,他曾有过迷茫,甚至还打过退堂鼓,但在老师傅和同事们的帮助下,他很快调整好了自己,在虚心向师傅请教的同时,注重锻炼和积累自己。6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的勤奋汗水和聪明才智,不断钻研业务知识,很快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通用设备安装专业的技术骨干。
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他坚守的信念。作为一名通用设备安装专业的技术负责人,他主要负责皖能马鞍山电厂(2×660MW)扩建工程#1机组建筑钢结构、#1、#2机组钢煤斗及循环水管、六道的加工、制作和安装的技术工作。如此之多的工作量,在倍感压力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机遇和挑战。为了确保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无误,他经常拿着一打图纸,行色匆匆地奔走于现场和办公室。现场核实尺寸、技术交底……确保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
“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工程就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的,无论哪个细节出了差错,都可能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了节约成本,他狠抓设计优化。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和优化施工方案来降低工程成本,是他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他勇于创新,敢想敢干,面对困难和挑战,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不等不靠,积极应对。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面对的大多是非标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和安装,其成本不仅仅是人工费和机械费,其中的材料费更是成本的大头。为此他从节约原材料入手,从量和质两方面着手,做到主材的合理利用和施工图纸的优化。钢煤斗内衬不锈钢板材质原来设计采用的是高标准的设计,在确保安全、质量和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他通过设计优化,并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和书面文件的确认,将不锈钢的材质修改为常规性的设计,用行动证明了“技术同样可以创造效益”。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他还从设计这个源头抓起。钢煤斗下部原设计为双曲线锥体8节,为了充分显示双曲线钢煤斗的曲线美,且兼顾合理减少焊缝数量,避免焊接变形,经过三维电脑模拟,他决定采用12节圆锥筒依次首尾相连组合成双曲线钢煤斗,完美体现出钢煤斗的曲线美,不仅节约了材料,而且外形美观,受到了业主及监理的一致好评。
过硬的技术,严谨的作风,使他获得了安徽电建二公司“十佳技术员”的称号。在工作中他没有沾沾自喜,安于现状,在工作之余常常翻阅书籍,钻研专业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对于新分来的大学生,他还积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让这些新分来的大学生很快成为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
没有鲜花和掌声,甘做无名小草的李才智,用自己朴实的人格魅力,诠释着一名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全部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