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刚成立不到半年的山西鲁能晋北铝业公司迎来了一位新的领路人,他就是时年45岁的徐庆銮。在涉足铝产业之前,徐庆銮一直是电力建设的专家,参与过多个大型电力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一个干了半辈子电建的人,能不能干好铝产业?在晋北铝业人怀疑的目光下,徐庆銮开始了长达6年之久的艰难创业。
徐庆銮是一个倡导创新的人,把因循守旧作为自己一生的敌人。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最需要的就是开拓创新。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鲁能铝产业已经运营氧化铝产能100万吨、电解铝产能12.5万吨,即将投运氧化铝产能100万吨。山西鲁能晋北铝业公司作为鲁能集团公司专门经营铝产业的直属企业,以其超前的发展战略、先进的管理模式、领先的成本优势,成为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晋北铝业人的疑虑消除了,鲁能人的怀疑变成了赞赏,徐庆銮本人也于2004年获得“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并于2005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观念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进入铝行业之初,面对行业内的一些传统做法,徐庆銮经常告诫他的团队说,我们既要学习和吸收行业先进经验技术,但是又不能唯传统的经验技术,要敢于从不同行业中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优化我们的项目。
设计初始,晋北铝业一期氧化铝工程规划原为年产45万吨。此前,国内氧化铝厂都是从三、四十万吨规模起步,慢慢再扩建发展,这个惯例已经成为业内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2003年徐庆銮担任项目负责人后,认真算了一笔账:如果一次投资建设百万吨氧化铝项目,不仅可以发挥规模效应,而且单位建设费用还可以节约25%。随后他又找来专家进行了论证。设计院的专家说,起步100万吨,这在国内铝工业发展史上将是一大创举。规划的调整获得了国家发改委批复,晋北铝氧化项目一举成为当时国内起步建设规模最大的氧化铝项目,晋北铝工业基地被列为全国八大铝工业基地,受到了地方、行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后来,专家们评价说:徐庆銮当时改变的可不仅仅是几个数字啊,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国铝工业传统的观念和习惯,打破了长期以来铝工业“慢步走、风险小”的保守发展模式。
晋北铝项目的开工建设在国际铝业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加拿大媒体称:中国北部正以惊人的速度新建一座大型铝厂。香港大公报则以《鲁能集团初涉铝业一鸣惊人》为题,大篇幅介绍了晋北铝项目开工建设的情况。在建设过程中,徐庆銮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敢想敢干的精神,遍访有色金属院所专家,冲破行业高度垄断,顺利推进了工程设计和建设。晋北铝100万吨氧化铝工程最终以19个月的行业最短建设工期,以不到10天的行业最短试车时间实现投产,工艺技术、环保措施、自动化程度、综合效益等均处于同行业国内领先水平,并刷新了中国氧化铝工业建设史上的多项纪录。被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誉为“鲁能速度”和“鲁能风格”,被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高德柱副会长誉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建设史上的奇迹”。2006年10月,美国全球铝业公司执行副总裁一行五人慕名前来参观后激动地说:“中国北方100万吨氧化铝厂19个月建成,这简直太神奇了。”
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竞争力
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了,怎样才能经营和管理好这个氧化铝厂,是摆在徐庆銮和公司领导一班人面前最为现实和紧迫的问题。照搬其它氧化铝厂的经验吧,机制僵化,市场竞争力不足;沿用电力企业的做法吧,又与铝行业不完全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不同行业的先进经验,融会贯通,取长补短,走出了一条具有鲁能特色的铝业发展之路。一是创建了扁平化的组织管理体系,整个公司只设一级调度,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使生产指挥和运行高效化;二是按照现代企业的作法,借鉴电力行业的经验,对检修维护等非核心技术的工序实行社会化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以至于一开始对这一做法持怀疑态度的资深氧化铝厂,后来也过来学习晋北铝的经验。
日常管理中,他们敢于向同行业最先进的水平看齐,制定上百条标杆值,对生产管理进行适时管控,目前,公司矿耗、碱耗、综合能耗三项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水平,生产成本远低于同业平均水平,有力地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铝工业遭受巨大冲击,全行业出现亏损,三分之一产能关停。面对危机,徐庆銮说:“这场危机不仅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更是我们眼睛向内、苦练内功、提高竞争力的一次良好机遇。”晋北铝业作出了“不停产、不减薪、不裁员、不减投资”的战略决策,公司上下深挖潜力,开源节流,降本增效,开拓市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6月山西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晋北铝业应对危机“一增加”“三不减”》,盛赞了晋北铝业抓基础、练内功、强体魄、御危机的做法。随着宏观经济逐步复苏,晋北铝业从今年7月份起已实现扭亏为盈。通过危机的洗礼,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技术创新:打造节约型企业
徐庆銮和他的团队认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集约利用资源,既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更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一期工程中,晋北铝业公司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资金达2.4亿元,占到工程总投资的4.4%。氧化铝焙烧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做燃料,整个公司安装了66套收尘设施。生产废水实现全部回用不外排,公司每吨氧化铝用水6吨,显著优于国家颁布的最新行业用水准入标准。赤泥采用湿法堆存技术,底部铺设三元橡胶防渗处理。公司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优于环评批复要求,清洁生产能力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2008年,晋北铝业公司被省环保局评为“山西省清洁生产单位”、“环境行为绿色等级企业”。
我国铝土资源丰富,但是品位较低。山西晋北地区更是如此,铝土资源铝硅比平均为5.59,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虽然氧化铝工业发展迅猛,但是中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技术应用严重滞后。氧化铝企业对高品位矿的渴求,推动了资源的破坏性开采,加快了国内铝土资源枯竭的速度。面对这种局面,建设我国的串联法氧化生产线,开发利用中低品位铝土资源,一直是我国铝工业人的憧憬。经过广泛的论证,徐庆銮决定采用串联法生产,他说:“上马串联法生产线,不仅关系到鲁能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我国铝工业技术进步的一次有益尝试的探索,我们一定要让几代铝工业人的梦想,在晋北铝业变成现实!”一期拜耳法工程投产后不久,晋北铝业就开工建设了烧结法工程,目前烧结法工程已经建成,正在进行调试。烧结法与拜耳法串联,可以对拜耳赤泥进行处理,进一步回收其中的氧化铝和碱,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为我国铝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化创新:增强发展软实力
鲁能集团在事业发展中形成了先进的企业文化,锻造“鲁能精神”,形成了以鲁能文化为核心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行为准则—快、新、实、俭;项目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发展目标—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经济效益,一流的企业形象,做世界级铝产品制造商;公司宗旨:股东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创建“绿色团队”。由于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工作各方面,引导员工始终保持奋进、昂扬的斗志,有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创业者永不驻足,鲁能人永远进取。每一次的成功,徐庆銮都把它当作是一个新的开端,因为他的目标远不止此,他的蓝图是把晋北铝工业基地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铝工业基地。一期100万吨氧化铝工程竣工投产时,他就马不停蹄地启动了二期100万吨氧化铝扩建工程的报批工作。二期工程还在建设中,他已经开始谋划三期铝深加工工程。他坚定地认为,晋北地区煤铝资源兼具,建设煤电铝一体化和氧化铝、电解铝、铝
深加工产业链完整的大型铝工业基地,具有明显的区位竞争优势,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晋北铝业规划了三期60万吨铝加工工程,其中包括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超过了300亿元。
目前,二期工程即将建成投产,三期铝深加工项目已经上报到国家有关部门。全部项目建成后,晋北铝业将形成三条产业链、五大功能园区的大型综合现代化铝工业基地,为我国铝工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晋北铝工业基地已经展开了宏伟的画卷,而徐庆銮这个创新型管理者也将带领企业书写更为成功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