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英才在线 >> 院士名录 >> 正文

滨江新年第一课 一起来听潘云鹤院士讲讲物联网
转自: 时间:2011年01月11日09:04

    昨天上午,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出现在高新区(滨江)会议中心3楼会议室。为400多位高新区党委及各级机关单位的干部,及区里的物联网企业负责人,开讲创建学习型城区的“新年第一课”——《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目前炙手可热,很多科研部门都在加紧研究,各路商家跃跃欲试。温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高新区(滨江)提出,要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和创新中心。其中,深入学习和研究物联网,是很关键的一环。

    开年第一课就学“物联网”——潘院士对滨江区的这一学习计划非常支持,特地从北京赶到杭州,和大家分享他的物联网研究心得。以下是记者听课的部分笔记,和大家分享。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

    把任何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就可以实现对这些物品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可看作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这就是通常认为的“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可以分为感知、传输、处理三个基本部分来理解。通过将互联网和传感设备联系起来,感知物体的移动、定位和识别,人和人、人和物就通过这一网络来联系。

    不过潘院士说,不同行业,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过有关物联网的概念,且相互之间很不同。好比 “盲人摸象”,只及一处,看不到全貌。可以说,物联网是一个由几种领域平行研究而正在逐步成型的概念。目前公认的是:对于物联网,实际上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定义。

    以后士兵手里拿什么武器不重要了

    人类科技发展的两大盛世是文艺复兴时期和20世纪,每次都伴随着信息流的一轮大潮。

    如今,物联网将引导信息流和物质流的全面融合,成为信息流新的巨变。因此,潘院士预测:物联网可能会造就第三个科技盛世。

    未来,物联网将会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它将广泛应用在电网、物流、家居、医疗、农业、国防军事等众多领域,呈现广泛感知、高效流通、海量聚合、智能处理、人机交互等特点。

    医学上,目前主要体现在诊断和治疗方面,今后可以进化为预防医学,以调理为主,到那时中药的使用会大大增加;

    农业上,从粗放管理转化为精细管理。比如美国加州曾投入2亿多美元,建立百余个农业气象站,监测太阳辐射、地下水、基础蒸发量等,结果年节水1.3亿立方米、效益0.65亿美元,四五年就收回了投入。

    国防上,以前士兵手里配备什么武器很重要,以后,手里的武器就不重要了,每个士兵就是传感器的一个节点。作战时,每个士兵不但可以看到自己眼前的场景,还可以从随身携带的液晶屏看到其他士兵看到的场景,身后还可以跟着无人驾驶的坦克等战车,还有远程实时支援。美国的部队现在已经向这方面演变了。


(编辑:吴亚南)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