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电力资讯 >> 新闻快讯 >> 正文

智能电网从数字化迈向智能化的前进之路
转自: 时间:2011年01月11日09:09

 12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组对金华500千伏芝堰(兰溪)变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进行预验收。此前的11月26日,该变电所智能化改造试点工程成功投运,这是国内500千伏变电站直接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升级改造的首次尝试,标志着省电力公司智能电网建设又一次取得了重大突破。
    入选:良好数字化基础成为试点

    金华500千伏芝堰数字化变电站于2009年7月投入运行,是目前国内数字化技术应用程度最深、实施范围最广、保护数字化程度最高的500千伏变电站。该站诸多技术为国内首次应用,如首次采用智能终端并就地安装以大大节省控制及信号电缆,首次在全站500千伏、220千伏继电保护上采用GOOSE技术传输实时保护信号等。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战略,带来了电网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和创新。2009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确定全国9座变电站为智能电网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关键性、基础性、共用性技术和应用研究。金华500千伏芝堰变入选,成为其中唯一一座500千伏升级改造变电站。

    据悉,首批入选的9座变电站覆盖四个电压等级,试点项目各有侧重,个个具有“标本”意义。选择芝堰变作为首批试点升级改造项目,也正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数字化基础。

    核心:五项重点内容剑指智能化

    “智能化变电站主要特征是变电站内的信息全部做到数字化、信息传递实现网络化、通信模型达到标准化,使各种设备和功能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突破传统意义上设备维护运转以人工监护和操作为主的模式,实现计算机‘一键式’流程化操作。”金华电业局总工程师何云良介绍。

    据了解,芝堰变此次智能化升级改造内容主要包括了一次设备智能化和在线监测、信息一体化平台的构建、运行维护智能化、高级应用开发、辅助系统智能化改造五项重点内容,充分体现了智能变电站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的特征。通过对500千伏芝堰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初步实现了设备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检修状态化、运维高效化,达到降低变电站运维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指标之目的。

    “以运行维护智能化为例,目前的变电站所有日常维护工作都要人工完成,比如采用定期不定期对现场设备进行巡查或红外线测温手段以发现设备隐患缺陷,现在这些事情都可以通过智能巡视系统来完成。”何云良介绍。

    该站此次升级改造,对今后的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有着极为重要的示范和引导意义,同时也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

    亮点:新技术应用国际领先

    按照“安全务实、创新尝试、分步实施”的改造原则,芝堰变智能化改造工程选取了220千伏堰万线、500千伏兰芝线、3号主变等作为改造试点间隔。在省电力公司统一领导下,金华电业局等参建单位部门制定了完善的施工计划和方案,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作了精心策划,形成“统一指挥、密切配合、责任到位”的项目体系,确保了工程优质、高效地完成。

    随着工程的投运,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得到了创新尝试:220千伏堰万线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光学电子式互感器,取代了原有的电磁式互感器,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磁式互感器在电流、电压信号传输和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附加误差;3号主变实现了变压器油色谱、特高频局放、铁心电流等在线监测,35千伏智能混合式HGIS开关投入使用;三个试点间隔应用了智能组件,将原先小室内保护测控设备集中到户外,实现了保护测控就地安装;试点间隔断路器在线监测装置投运,开关分合闸动作电流、时间、速度及SF6微水、温度、湿度等参数实现了在线监测;低功耗电池供电的氧化锌避雷器远程在线监测装置投入运用……

    此外,作为一次全新的探索实践,该站智能化改造项目中包括智能安防、智能告警、智能开票、智能巡检、绿色照明和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等也都在工程完工后投入使用。

 


(编辑:黄蓉)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