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人力资源 >> 人才测评 >> 正文

人才测评市场热度直烧二线城市
转自: 时间:2011年01月10日08:38

 

井喷的市场

中国经济这列高速行驶的火车目前正处在更换动力系统的过程中,如果说过去的动力系统主要是过度依靠物质资源的消耗;那么未来的动力系统将会主要依靠挖掘人才资源潜能。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和最严峻的挑战。

从民工荒到职业经理人荒,严重的人才缺口使中国企业“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真正开始觉醒,更多的企业开始借助人才测评公司来判断、识别、选拔、任用和培养人才。由此产生的巨大需求,使得人才测评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井喷式增长,原来一片沉寂的二线城市人才测评市场开始活跃起来。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要达到33%,人才贡献率要达到35%。

那么相对于不可再生的物质资源来说,中国13亿人口中有着巨大的潜能和价值可以挖掘。从短期来看,通过应用人才测评工具各种解决方案,科学地选拔、使用和培养人才,是快速提高人才使用效能的捷径。

除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外,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也为测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利好。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着眼于提高我国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3500万人。到2020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达到4200万人。巨大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总量,为人才测评行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市场空间。

从跨国公司到国有企业再到民营企业,仅从这一国内企业人才测评工具应用路径来看,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越是用人机制科学的企业就越重视人才测评;而越是重视人才测评的企业人才使用的效能就越高。

领先企业的强大示范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人才测评作为选对人才、用对人才、培养对人才的主要工具,进行广泛使用。无论是跨国公司的招聘,还是国有企业改制,以及家庭企业经营层的职业改造,巨大的需求使我国的人才测评市场呈爆发性增长。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与人才相关的服务每年至少有8000亿元人民币的潜在市场,其中人才测评的市场空间超过100亿,并且这个市场几乎是在以几何基数增长。

制定行业标准,规范市场

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是制约我国人才测评行业发展的瓶颈。据业内权威人士透露,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有上百家从事人才测评相关服务的公司,但其中真正合格的人才测评师全国不到100名。这些专业的人才测评师大多集中在托马斯国际这些跨国测评机构和诺姆四达等极少数的国内顶尖测评机构中。而在另外一些测评公司中,很可能连一名真正的人才测评师都没有。

人才测评行业的一个怪现象是,由于强大市场需求的拉动,一些只在专业测评机构工作过一、两年的测评人员,甚至是市场辅助人员,都会独立出来成立自己的人才测评公司。因为人才测评的专业性很强,企业和测评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这些没有技术实力的公司借助概念炒作在测评市场上浑水摸鱼。

针对人才测评市场的不规范现象,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人才测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认为,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测评市场,对人才测评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战略性布局

在武汉成立分支机构,这表明二线城市人才测评市场的商机已经受到了国内顶尖人才测评机构的重视,专业测评机构已经开始在二线城市布局谋势。

目前很多人才测评公司的工作人员比去年增加了一倍,但是还是有许多业务无法接手。

通过为客户提供以构建应用导向的胜任素质模型为起点的、包括人才标准体系、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发展体系的整合服务,为企业系统解决人才识别、培养和发展问题。

到目前,全国大型的人才测评机构,除了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大城市外,个别还在武汉这样的2线城市,设立了总部或分支机构。业内人士认为,优势测评公司和地方人力资源公司合作的新模式,实现了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结合,是提升中国测评公司服务能力的最优路径。
 


(编辑:邓文晶)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