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职场同事异性之间:拒绝亲密
已经是21世纪了,两性的工作交流非常频繁,实在不能再以男女授受不亲的老观念来衡量。即使已婚,也不表示要和异性保持距离,以免犯忌。过分拒绝和异性相处,不仅不像个现代人,更可能妨碍职场角色的扮演。我们也必须承认,两性都有的工作空间通常比单一性别的环境要来得愉快和谐。
也许现代组织的效率较高和女性大量投入职业有些关系。若想重新隔离两性,不仅不可能,也不合理。刻意疏远,更非上策。两性总是要交流的,而且两性共事应该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所以两性间绝不能采取隔离策略,而必须找出好办法使两性相处有利无害。
因为是异性,对很多事物的看法普遍有很多分歧。如果你是在异性面前很虚心的人,你会发现你在异性中备受宠爱。因为多数人对异性没有排斥感,而且喜欢帮助异性工作伙伴,他们把这个看作是同事中成就感的一个标志。人人都希望被异性重视、仰慕,一个人如果注意吸取他人的长处,他可以从每个工作伙伴身上学到不同的有助于自己发展的长处。平时注意观察他人长处,不计较他人短处的人,会觉得同事之间好相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既是同事、朋友,又有共同语言、互有好感的人,如果你没有意思将这种关系发展为恋情,就应当将感情投入限制在友谊的范围内,即使很有好感,也不应表露出来。如果对方射来丘比特之箭,也应明智地将其化解。千万不要给对方以默许和鼓励。
职场上找不到真正的友谊
前段时间,谍战电视剧《黎明之前》一炮走红。在紧张的悬疑剧情之外,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卧底共产党员刘新杰和国民党特务机关头目谭忠恕之间的友谊。在日常工作中,刘新杰不仅是谭忠恕手下的得力干将,而且两人当年被同一个母亲养大,同时报考黄埔军校,一起打仗,还都上了将士阵亡名单,又一起从死人堆里携手爬了出来。就这两人的关系,用生死之交都不足以形容。但是,刘新杰又是谭忠恕费尽心思要找出的共产党卧底,两人经常过招,斗智斗勇,最终两人还是分道扬镳。此时,又会让人联想到《杜拉拉升职记》里的杜拉拉和海伦。杜拉拉刚进公司就和前台小妹海伦打得火热,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闺中密友。但随着杜拉拉的职位越做越高,海伦与杜拉拉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有网友表示,似乎只有一方离开,才能让这分友情变得简单一点。
职场如战场,许多人更是感叹职场里没有纯粹的、真正的友谊。事实上,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朝九晚六的人们之间的共同语言比较多,患难与共之间,容易成为互相安抚工作烦恼和挫折的职场朋友。另外,人们(特别是男性)不愿意把办公室或公司里的问题带回家里,为家人增加心理负担,他们更愿意在朋友之间交流。最关键的是,项目运作和团队合作在公司变得日益普遍和重要,当工作关系上升到朋友关系后,沟通合作会更加高效,这一切都加速了办公室友情的升温。
但是,良好的同事关系不等于朋友关系,这也是许多人认为职场没有真朋友的原因,真正交心的朋友,即使不常见面或很久没有联络,也不会忘记对方的存在。而职场上或生意上的朋友,有很多业务或经济利益上的关系,一旦和公司职位脱开,成为自由人,没有了业务联系,人走茶凉,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另一方面,职场朋友是一把双刃剑,和同事过近的朋友关系容易造成公私不分、部门不分、上下不分、缓急不分,长久下去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有时,我们一冲动,内心稍稍柔软了一些,就会说出很多不该说的话。而这些话到了某个时机,确实会变成定时炸弹。比如你对上司的负面评价,比如你和客户的那些不适合放在台面上的交易,比如你的绝佳的创意,等等。
有个故事,直接形象地描述了职场人际关系的微妙:两只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取暖。但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靠得太近就会被对方扎到,离得太远,又会冷得受不了。几经折腾,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不会太痛,也不会太冷。职场上,处理与上司、同事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找到这个“温暖又不至于被扎”的距离。而职场友谊的把握,正是如此。
人际交往:看你俩的亲密程度
1、密切距离,接近型(0.15米):
为了爱抚、格斗、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
2、密切距离,较近型(0.15~0.45米):
伸手可触的距离,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拥挤的电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
3、个体距离,接近型(0.45~0.75米):
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对于对方的表情一目了然。夫妻处于这种位置是自然的。
4、个体距离,稍近型(0.75~1.20米):
这是双方同时伸手才能触及到的距离,这是对人有所要求时应有的一种距离。
5、社会距离,接近型(1.20~2.10米):
这是超越身体能接触的界限,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保持这种距离,使人具有一种高雅、庄严的气质。
6、社会距离,远离型(2.10~3.60米):
这是为便于工作保持的距离,工作时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又不给别人增添麻烦。
7、公众距离,接近型(3.60~7.50米):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待解决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