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职业生涯 >> 职场风雨 >> 正文

坚持与奋斗同行
转自: 一览英才网 时间:2011年05月24日11:48

    2007年9月,陈浩告别了十年的寒窗,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在艺术系07级视觉传达设计本科班学习。当时的他与很多刚刚进校的大学生一样,一腔热情、对理想充满了期待。

    慢慢地,他发现大学其实并非如想象的那样美好,因为这只是人生中一个拼搏与挫折、欢乐与痛苦交融的转折点。你只有好好把握勤奋求知的机遇,才可能真正的学到安身立命与报效社会的本领,反之,荒废时日则会令你陷入浪费青春一事无成的境地。陈浩陷入了迷茫,甚至感到了恐慌……

    苦苦追寻的创业目标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浩看到院里未来企业家协会的纳新海报,协会会员们出众的口才和演讲能力、老练的处事方式,让他觉得这也许就是初涉人生的第一步。于是,他满怀憧憬地参加了此次纳新活动,并顺利地加入了未来企业家协会,开始了人生的初次奋斗体验。在进入协会以后,他努力工作,有时候学校都熄灯了,他还在作文案、写报告。他一步一步地从点滴小事做起,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到一个月时间便升任了协会宣传部长,一年后又成为了协会副会长。在协会工作的日子里,他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懂得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明白了事在人为、锲而不舍才能成功的基本道理。

    带着在协会里学到的一些知识,陈浩开始了对人生中创业之路的探索。首先,他在学校周边的一个工作室无偿地帮老板做一些工作。其实无偿帮人做事并非白干,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是为了学习老板的技艺——景泰蓝工艺。在帮工的这段时间里,他虚心学习、努力探索。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完整地学到了景泰蓝工艺的作业流程以及经营方式,更重要的是他还掌握了一些销售客户的名单,为以后自己创业打下了十分有利的基础。

    2008年3月,陈浩又加入了学校周边一个叫“八人行创意工作室”的团队,该工作室的主要业务是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刚开始的时候,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跑业务,兼任业余设计人员。在此期间,他边干边学、虚心讨教、努力工作,不久后,他的业务成绩就逐渐成为工作室所有业务人员中的第一。他经常是独自一人兼任业务员、设计师等多项职务。因为他深刻体会到,要成为平面广告行业中顶尖的一员,会搞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但当时他对设计却是一窍不通。于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一难关。因此每次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他总是在一旁认真观察,如有不明之处立即请教,直至弄清楚其中的每个创意、每个难点和施工的每个步骤为止。再后来,他坚持把别人的设计重新做一遍,一是为了熟悉设计软件;二是努力发现别人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虽然这半年的课余工作,陈浩从未领到过一分钱的工资,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逐渐成熟了,并且感到非常的满足。就像他自己说的:“这下离我的目标又进了一步。”

    时间分秒离逝,人生脚印叠加。2008年7月,陈浩与另外几位大学生王研志、周石磊、刘星煜等人正式建立起一个创业组织,命名为“诚艺广告设计工作室”,以平面广告设计为主要业务,内设业务部和设计部,共有工作人员6名。起初,大家既无社会经验,更缺经营实践,再加上资金匮乏,一连串的问题导致初建的团队综合能力相当薄弱,步履维艰。但是他们并没有气馁,彼此之间相互鼓励,相约坚持到底,共度难关。2008年暑假,同学们都回家了,但是工作室的成员们却仍然坚持工作,冒着炎炎烈日在外跑业务,以致多人多次中暑,但这一切始终没有将他们击倒,年轻的他们在艰苦磨练中不断成长。

    第一次安装实体广告

    当陈浩的团队第一次接到广告灯箱合同的时候,大家都很茫然,因为以前他们所做的业务大多都是设计型的,对于具体施工来说依然一片茫然,简直是无从下手,有人提议请个安装工,但对于他们这样一个资金薄弱的工作室来说,压力还太大。再说,雇别人工作也只能解决一时之急,不是长久之计,工作室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自主掌握核心技术。于是,陈浩决定自己安装。说干就干,他们从朋友那里借来了电焊机、冲击钻、扳手、人字梯等安装工具。工作室的三个小伙子分工合作:一个人站在大梯子上,手拿冲击钻,负责打钻、上螺丝;另一个人就打下手帮忙拿东西。尽管他们累得满头大汗,甚至有人在安装过程中把手都划破了、鲜血直流,但他们依然坚持到最后完美收工。安装一个5平米的灯箱,居然用了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尽管汗流浃背、身心疲惫,但听着商家老板对他们自主创业不怕艰辛的啧啧赞叹,他们比捡到了金子还高兴。第一次艰辛的安装为以后的创业路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有了好的开头,脚下的路就好走了。今天的陈浩团队,小到喷布灯箱,大到吸塑广告灯箱,乃至霓虹灯广告牌,他们都能熟练地施工安装。

    把“生意”做到了川师大本部

    2008年10月,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办公室的老师找到陈浩,表示希望陈浩能在他们学院教授景泰蓝工艺课程。当时陈浩既高兴又忐忑,因为自己才是大二的学生,但是将要面对的学生却是大三的,事实上他还得叫他的学生为学长。但是机会实在难得,他就答应了下来。第一堂课是在川师大学术报告厅上,下面坐着不仅是学生,还有不少该院领导,陈浩鼓起勇气走上讲台,非常认真地上完了这一课,并且得到了在场领导们的认可。

    陈浩的团队接手的首笔万元广告大单也来自于川师大校本部,那是四川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招生简章设计及制作印刷的业务,总业务费用高达两万六千多元。这两万多元的业务对于当时的工作室来说真算得上是一笔大业务了。当时陈浩拿着该院张院长给的资料坐在公交车上,亦喜亦忧!喜的是他们的业务又有了一次突破,愁的是这么大的业务,如果不能如期完工,或者出现了什么差错,那对整个工作室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现在真是骑虎难下,业务也接了,合同也签了,硬着头皮也得上,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大家就开始在一起研究如何设计的问题,随后便是通宵奋战。到第二天中午,初稿终于完成。下午,张院长来到了工作室审稿,提出了很多改进建议,他对熬红了眼的团队成员说:“年轻人,吃点苦不算什么,你们的现状我也看到了,和我们以前合作的广告公司确实有距离,但是从你们的态度,你们的精神上我可以肯定,你们的明天、你们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之后,按照张院长的要求,工作室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并顺利完成了之后的制作、印刷等程序。

    坎坷路上有光明

    一次次成功地完成了业务,陈浩只看到了眼前的顺利,低估了创业的困难。一度认为“小本经营,遍地开花,处处赢利”,于是在狮子山四川师范大学周边开设了“诚艺设计事务所一分店”,又在郫县红光镇西华大学旁开设了“诚艺设计事务所二分店”,两个店各投资一万元。两万块钱对于陈浩来说,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其中还有从朋友那边借的几千块钱。岂料不到半年的时间,投资的两万元血本无归,当时陈浩几乎崩溃了。漫漫长夜,难以入眠,唯一能做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总结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陈浩终于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心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没有勇气爬起来。于是他又很快振作了起来,从起点做起,继续在这个小圈子里慢慢壮大自己,充实自己,待时机成熟再实现开分店的愿望。

    2009年3月,由于工作室发展需要,陈浩将工作室扩大,更名为“诚艺设计事务所”,内设业务部、财务部、市场调研部、设计部,共有兼职人员28名,业务范围已涵盖平面设计,展示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工程出图,广告宣传制作,书籍画册印刷等方面。同时又设置了面向广大艺术爱好者的新型业务——景泰蓝工艺培训,景泰蓝成品以及材料销售。

    目前,诚艺设计事务所一直坚持“开拓创新,稳中求进”的经营理念,以及“诚实做人,艺化人生”的从业原则。迄今为止,该事务所已成功地为郫县团结镇八十多个商家策划制作过广告,为十多家店面设计过形象标识,与成都市二十多家大小企业、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培训景泰蓝工艺学生已达两百多人。其中,让陈浩感到最有成就感的客户就是奇味干锅居连锁餐饮公司。起初,奇味干锅居火锅入驻团结镇的时候,老板也是刚开始创业,团结镇的奇味干锅居则是他开的第一个餐饮店,当这位老板刚来团结镇开干锅店的时候,陈浩便去发展这位客户,然而却被老板婉言拒绝。可是他并不气馁,再三向老板说明了自己公司的优势:一是创意新颖、能抓住受众的眼球;二是人脉关系广泛、有助于广告有效传播;三是广告策划周密、与客户沟通及时。当火锅店老板听了陈浩的介绍,看了他给别的商家做过的广告资料,终于被他的真诚所打动,为他的办事原则所折服。于是,陈浩团队很快为其策划了广告方案并付诸实施,广告效果立竿见影,老板非常满意,奇味干锅居火锅团结店很快在团结镇站稳了脚跟。之后,该火锅店老板又相继在双流县、十陵镇、犀浦镇开了分店,尽管这些地方分布有很多广告公司,但是店老板还是一如既往地选择了诚艺设计事务所。

    正如陈浩所说:“以后的路途无论是对于诚艺设计事务所,还是对于我本人,肯定都还会有更大的挑战,更多的艰辛在前面等着我。但我相信我会用我的年轻,用我的努力战胜它们,因为我一直都与奋斗同行……”

 


(编辑:admin)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