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回家,黄劲彬过得非常苦恼和窝囊。
每次走访亲戚家,都会有人向他询问薪水——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实话实说,如果照实说了自己的薪水,亲戚多会说那谁谁谁和你同一年毕业的,现在一个月有8000多块。更要命的是,老家的人还会说“我们这些打工的在外搞建筑,一个月都有5000,你应该有六七千吧?”,这样会弄得他很尴尬而且没有自信;如果他不照实说,把薪水虚报一些,“人家会以为你混得很好,会找你帮这个忙那个忙的”。
作为刚毕业一年半的大学生,本科毕业生黄劲彬目前在深圳一家民营的广告设计公司上班,做的是媒介专员的职位,而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换工作了。
根据中国南方人才市场2009年底出版的《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像黄劲彬这种学历、工作年龄、职位和就业城市及企业类型的毕业生,目前的市场平均月工资是4390元,这部分工资包括基本工资、膳食补贴、交通补贴、奖金/提成,如果加上年终奖金、年度各类保险、年度住房公积金、年度其他福利,则年度总收入为61098元。
如果按照这个平均收入来衡量,黄劲彬一年半下来积攒的钱应该不少。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存到多少钱,扣除生活费、房租、交通通讯费用、人情往来等开支,他除了给父母买了一个便宜的手机,所剩无几,他甚至不知道返回深圳的车票钱还够不够。
应届本科毕业生平均薪资2000元~2500元
黄劲彬遇到的尴尬,有可能是很多同龄大学生回家过年时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天涯上广为点击的帖子《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更是在虚拟世界中宣泄着这种无奈和郁闷的情绪,并引起许多年轻大学生的广泛共鸣。
可能这种情绪还会持续弥漫。无论是政府、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人才服务机构还是独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机构的薪酬调查都在印证一个事实:应届大学生的高薪时代已经远去。不久前,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对北京地区26所高校共1.4万多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出台“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4.8%的毕业生起薪在1000元以下,40.9%的毕业生起薪在1000~2000元,16.8%的毕业生在2000~3000元,17.4%的毕业生在3000元以上。也就是说,有近2/3的毕业生起点工资在2000元以下。
智联招聘薪酬数据研究中心日前也对全国5428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企业起薪点一般为2694元。其中全国大专生平均起薪为1468元/月,本科生为2036元/月,硕士生为2946元/月,博士生则为4325元/月。
国内专业大学生就业研究机构麦可思在2009年底对全国部分2010届毕业生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就全国范围来讲,本科毕业生签约平均薪资为2273元,高职高专毕业生为2130元,比2009届毕业生的起薪都有所增长。调查同时显示,不同类型的雇主中,“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签约薪资高居榜首,应届本科毕业生为2589元,高职高专毕业生为2408元;而“民营/个体企业”签约薪资最低,本科毕业生为2082元,高职高专为1884元。
脑体倒挂时代又一次轮回了?
中国社科院不久前发布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对21岁和22岁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分布进行对比后发现,他们都是“千元档”,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工资不及同龄农民工,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甚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
这个判断在今年空前爆发的“用工荒”中得到了印证。有新华社记者在福州各招聘会现场及劳务市场调查中发现,有着较高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不仅工作难找,而且薪资待遇普遍偏低,平均每月工资约2000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农民工为主题的普通工人受到欢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缓解招工难,纷纷提高工人工资及福利待遇,农民工的工资达到甚至超过提供大中专毕业生的工资,个别岗位熟手工薪酬高出3000元,甚至有的了达到5000元。
似乎脑体倒挂时代又一次来到,其实不然。目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有限,提供适合他们工作的岗位偏少,难以满足庞大的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需求。而市场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量大增,与诸多原因导致的农民工供应不足形成矛盾,于是他们不得不提高工资来吸引农民工。
这种差距也带来了大学生的心理落差。采访中,有大学生甚至戏谑地提到了30年一轮回的说法:“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更有甚者,还引用网络上的一个笑话来自嘲:“外国蓝领的工资跟白领的一样高,这件事传到国内让工人知道了,工人就集体抗议工资太低,领导出来拍胸脯保证以后工人的工资能和白领一样高。经过十年努力,现在大学生的工资的确和民工一样高了。”
其实农民工比大学生工作辛苦
采访中,记者询问大学生即使有一个5000多元的农民工岗位,会不会去干,绝大多数大学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这些岗位较大的劳动量和较长的工作时间让他们望而却步。
事实上,大学生根本就没有必要妄自菲薄。22岁左右年龄段的大学毕业生,都是刚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本科或专科生,由于我国产业机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滞后,导致大学生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因而也很难得到较高的工资。而同龄的青年农民工,大都是初中毕业或更早辍学后,经过多年的打拼,已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一个熟练工要比一个大学生工资高,这很正常,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实际上,与大学生相比,农民工基本上处于更劣势的就业地位。不少农民工工资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附近徘徊,甚至达不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也是做一天算一天,哪天没事可做就没有工资。此外,大多数农民工都没有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三险一金”,工作条件、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更是恶劣,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更是不在少数,各地上演的农民工“跳楼讨薪”事件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紧张的大趋势下,不挑剔、要求低、能吃苦的农民工暂时在收入上超过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管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只要能够埋头苦干,靠自己的正当劳动挣钱,都应该得到鼓励和赞赏。
大学毕业生具有后发优势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行业的起薪都要低于农民工工资。“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调查报告”显示,工资水平最高的是金融业,其起薪为2629元。IT行业、科学研究、地质勘探业的工资水平也相对较高,平均起薪均在2500元以上,随后为采矿业、电力、燃气、水务、住宿、餐饮、居民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工资水平较低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平均起薪在1500元。
应该看到,大学毕业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在短期内无法给企业带来效益,因此很多企业不得不投入时间和金钱来为大学生做入职培训,这也是很多刚毕业大学生起薪较低的重要原因。随着大学生在企业工作时间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智的成熟,他们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会远远高于农民工的。“最能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还是高级知识人才”,一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机构负责人表示。
记者在广州采访农民工时,一个被他们广为提起的事情是,一位建筑工人父亲在供儿子大学毕业后,尴尬地发现儿子并没有像他期望的那样谋得一份体面的差事。不想儿子在外面游荡的他最终决定向老板求情,让儿子去老板的公司打杂。“他儿子刚开始还挺傲的,后来慢慢变了,玩命地自学建筑施工知识,后来慢慢得到老板的器重,现在已经是一个子公司的老板了,年薪五六十万,总算没有给他爹丢脸。”
尽管这个故事不具普遍性,但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坦然接受暂时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事实,沉下心来,调整好就业择业心态和观念,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也能以“后发优势”争取属于自己应得的薪水。
若要问谁动了你的薪酬,最好的答案就是你自己——你是什么由上帝决定,而你成为什么则是你献给上帝的礼物。(文中开头的人名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