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教育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了“第十名现象”,即学习最好的学生不一定是工作中最出色的人,而学习成绩排在第10名左右的学生,可能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表现得游刃有余。这种现象说明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百分之百地决定着一个人是否成功。学习能力只是一种能力,而成功依赖于多种能力的综合作用。
心理学一般认为,能力是帮助人们成功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目前,人类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能力,并不是从人类出现在这个地球上时就全部具备了.而是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发展起来的。
能力从其构成上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从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创造出新事物角度上看.还可以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如果从功能角度来划分能力,那么能力就可以被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八个不同的时期,即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总体来说,在青年期以前,人的能力始终处于比较快速的发展状态中,在青年、成年期达到巅峰状态,而某些能力在老年期不再提高,反而下降。
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一个黄金期,这个黄金期处于人少年期以前。黄金期是人的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人的能力飞速发展。在这一时期对儿童进行适当的能力训练,会促进儿童能力的充分发展。但是,如果在这一时期里,忽视或阻碍了儿童能力发展,那么以后能力的发展就相当困难,甚至终生不再发展。
生物因素是能力成长的土壤,它涉及人与生俱来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性。人在婴幼儿时期的营养状况会影响能力的发展,因为脑和其他神经系统在发育期需要多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在能力的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受过教育比没受过教育的人能力形成得就又快又早。而早期教育对儿童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比如,很多画家、音乐家、书法家都是出生于艺术世家,很小就受到了艺术方面的启蒙教育。实践活动是能力形成的空间。坚持不懈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会使相应的能力得到高度发展。整天和油漆打交道的油漆工人,发展了辨别油漆颜色的能力,甚至能分辨出4000~5000种不同的颜色.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