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基础篇 >> 招募甄选 >> 正文

跟《七武士》学慧眼识才
转自:一览英才网 时间:2011年11月17日15:51

    屡遭山贼抢掠的村庄,终于按耐不住了。仪作,这个德高望重的长老,提议去镇上请武士来保护。村民们都觉得老人家疯了,武士这群两眼朝天的家伙,怎么会屈身服务农民呢?仪作不慌不忙地说:要找饿肚子的武士。肚子饿了,连熊都往山下跑啊!一个久居山中的老人,对武士阶层的落魄看的如此真切,可谓慧眼独具呀。

  黑泽明的《七武士》,是日本武士题材影片的巅峰之作。黑泽明镜头中的武士,已经走下神坛,手中的剑,开始让位于火铳等热兵器。落魄的武士,武士道精神不再是每个武士的灵魂,大多数武士都是为了名利而战。作为七武士的领头羊,勘兵卫有该如何选择武士,去为一帮籍籍无名的山民战斗呢?

  要领导好一帮人,最重要的就是把好选人关。《七武士》中的武士面试,值得细细琢磨,在这里,叶敦明把自己多次观看影片的心得,与诸位营销人、管理人分享一下,抛砖引玉,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去看、去揣摩、去领悟。

  1、把好面试关:一看、二试、三沟通

  一面之缘,就要判断别人是否适合自己的组织,这个蛮难的。叶敦明身边的一些高人,经常用“气场”这个词儿,感觉气场对的,就能合得来,人型就能选对。在《七武士》中,勘兵卫的选人,似乎更为直接一些,在没有各种心理分析表格的年代,智慧的双眼反倒用的更为淋漓尽致。

  第一个武士虽然经过了武艺考验关,可他只愿意为诸侯而战,懒得去理睬一群地位低下的山民。勘兵卫在问明此人志向之后,也没作过多的挽留,尽管胜四郎等人觉得失去了一个武艺高超的武士,可他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觉得有多可惜。

  五郎兵卫雄赳赳路过旅店门口时,勘兵卫一眼看上了他。五郎兵卫观察力超一流,远远地在门外,就能感觉到躲在门后面、拿着木棍准备偷袭的胜四郎。好武艺,还得有好德性。五郎兵卫说:“我也很知道农民的疾苦……我也很理解您为老百姓奋然而起的心情。总而言之,我是被您这高尚的人格所感召的,愿供驱遣。人就是通过这些事才能得到知己的吧”。多么令人向往的年代,有人会为了“义”而战,颇有点桃园三结义的味道。五郎兵卫,没有辜负勘兵卫一眼相中的情缘。

  现代的企业组织,都喜欢培训人、培育人、培养人。这种“三培”用人方式,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效率极低。叶敦明认为,选对了人,用人的成功率就已经有了80%的把握。所以,三培要让位于“三选”:选对人、选好人、选值得同行的人。

  2、明确价值观:告诉别人为何而战

  久经沙场的勘兵卫,虽然知道年轻的胜四郎急于参战,可他却屡次泼冷水。一开始,他拒绝胜四郎拜师的请求,后来他又劝退胜四郎回家。苦于凑齐七个武士的勘兵卫,为什么就不收这个年轻有活力、充满激情的胜四郎呢?

  两次泼冷水,都是为了试其志。年轻人不缺少激情,可能缺少耐性。经得住考验的年轻人,才是可造之材,这一点,勘兵卫把握的很好。

  勘兵卫一开始也拒绝了山民们的请求,他打过太多仗,已经厌恶战争了。可是看到山民如此可怜,善心禁不住发作了。“无名无利、无功无禄”,这是勘兵卫对这场与山贼之战的定义。每个参与“面试者”,都会听到他的这句话。面试者如何反应,就反应出他的世界观。很幸运呀,在那个武士没落、为温饱奔波的年代,居然还是找到了七个心中有义的武士。这种义,是对弱势者的保护之情,是对掠夺者的反击之心。

  3、在什么环境,就用什么样的人

  人才的标准,也未必是刻板的。菊千代,一个流浪武士,农民的后代,喜欢搞笑、讲大话、酗酒,根本就不是武士的料。可他总是死缠烂打,希望加入到七武士的队伍中。作为主管,这样的人只是具备了“忠诚”,而“能力”不足,你用不用?

  有两件事情,让武士们改变了对菊千代的认知。武士们刚来到山村时,山民们惊恐地躲进家门,不出来迎接,开场搞得煞是冷清、尴尬。此时,是菊千代出来解的围。他在暗中敲响了梆子,山民们纷纷从躲藏的家中奔出,恐慌的人群,急于寻求武士保护的心态。可以说,菊千代是用了一种不恰当的方式,干了一件极为正确的事,没有人笑话他的荒唐,就连仪作长老也认同他的做法。就是这第一件事,让菊千代得到了武士团队的认可。平八笑眯眯地说:俗话说,糊涂蛋和破剪刀,有用没用全在使的人。算上他,够七个人啦!

  第二件事,是在山民与平、万造挑着武士盔甲和刀剑送给武士们时,激起了轩然大波。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从战败的武士身上抢来的,有些武士甚至被山民们给捅死了。你想,这么一来,武士与山民刚刚达成的那么一点默契,瞬时间云消雾散。正是这个菊千代,一阵见血地说出了山民的种种劣迹:农民这号儿人,吝啬而且狡猾,又是软骨儿,心眼儿坏,愚蠢,残忍。紧接着,他直言不讳地指出了真凶:可是,是谁把他们搞成这样小气无能的?是你们武士!一打仗你们就烧村庄、糟蹋庄稼、把吃的给征去、到处拉夫、玩弄女人、有反抗的就给杀了。

  山民们是被逼着这样的,这句话,也只有菊千代懂得说、敢于说。有一个对山民和武士两个阶层都理解的“中间人”,双方之间的误解和冲突,就能大为降低。在咨询工作中,叶敦明也是深有感触。在客户那端,要有好的线人;在自己的团队内部,也得有一个穿针引线之人。和谐,不是靠嘴巴,是靠组织机制练出来的。

  千里马,世上多的是,缺的就是伯乐。看破功利的勘兵卫,依然保持着仗义行侠的武士精神,以放下的姿态,去选人、用人,被选者真的很幸福。叶敦明由衷地希望,哪一天我也能跟着这样一位领导者干事业,不敢说赴汤蹈火,最起码也能海枯石烂。慧眼识才者,必定是智慧资源最大的整合者。世有此人,善莫大焉。

来源: 博锐管理在线   

(编辑:admin)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