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基础篇 >> 招募甄选 >> 正文

企业选人之道与用人思路
转自:一览英才网 时间:2011年12月09日16:43

   前言:

  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抱怨不断,很多人归结为资金紧、政策限制多等客观原因,但很少有人取出“放大镜”从微观来剖析,并总结出不可忽视的内因。用人不力显然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力资源市场已经悄然从之前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预定选人技巧培训,请联系13938256450)建议我们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当前时代的变化和需要转变的用人策略,中小企业老板在用人思路方面也要有所转变,应采取的用人思路须遵循从“我是老板我怕谁”到“用人者的自我修炼”的转变。即老板要管好人才,首先要管好自己。这要求老板学会“角色转换”、学会“信任”、学会利用道德的力量。

  中小企业用人的毛病到底出在哪里呢?想节省成本、不重视人才资源、没耐心培养人才、不给人才提供发展空间、不能用正确的方法管人……这些毛病该归咎于谁呢,其实都是老板的过错。有些老板沿用多年前的用人旧思路,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市场已经悄然从之前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的现实,即不是企业在选择人才,而是人才在选择企业!一个企业老板如果不能了解这一点,终将要被人才无情抛弃。

  所谓成功的大企业也是从选择和培养一个个称职的员工开始,对于渴望长大和顺利度过成长期的企业和老板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怎样在目前的人才管理大势中站稳脚跟?恐怕我们的老板们不仅要学会“推卸”责任,还要“最大限度发挥员工的作用”“提升员工的做事效率”、“让员工苦劳变功劳”,同时还要创造“对事不对人”的管理氛围、创造标准化的工具、建立企业文化等以真正实现用人留人的目的。如果改变用人思路,我国中小企业将在难得发展机遇期取得突破。

  企业管理之道惟在选人、用人与管人。人才是事业之根本。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单位或企业亦然。因此,怎样选人、用人和管人,始终为各级各类领导者所注目。选人、用人与管人的学问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诸如如何掌握用权的艺术?如何识别与选拔各种各样的人才?如何赢得与凝聚员工?如何管理下属等等。

  高明的领导者总是抓住人性的优点,摸透人性的弱点,巧妙地加以引导和使用,进而使下属忠心耿耿地为你的事业服务。如果说选人与用人体现的是一个领导者的智慧和才干,那么管人则更能体现一个领导者的权威与形象。一个领导者无论是要树立权威,还是要做出业绩,都必须在“人”字上下功夫,练就一套选人、用人与管人的“绝活”。

  人才永远是公司最宝贵的资产,而招聘正确的人是公司获得优秀人才的第一步。要记住,我不是为某个职位而招聘人,而是为整个公司在招聘人才。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两条: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用干部指的就是人才选用使用问题。在国外还有一种说法,领导者的工作,十分之七(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的时间是在考虑选人用人。可见选人用人对于领导者是多么重要。在市场中做为优秀经理管理的对象是人,所有的工作任务也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管理成败的关键,也就在于选人用人上。

  企业竞争的因素很多,但究其根本,可以从两个指标加以评鉴:一是人才的量,二是拥有人才之后的整合力量。

  成功的企业为什么成功,失败的企业为什么失败,差别之处就在于以上两要件是否拥有优势。所谓企业成也在人,败也在人,不过如此。什么人不跳槽?什么人潜力大?什么人能力强?什么人最可靠?教会火鸡爬树,不如找来松鼠!会用人不如会挑人,用好人不如挑对人!一分钟识人选人,为企业迎进精兵良将!

  币值攀升、产品同质化严重、人才匮乏,中国企业已陷入“零和游戏”的竞争红海,在激烈的竞争中,优秀人才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那么,如何甄选优秀人才,为企业打造中流砥柱?人才是组织的核心。对组织的领导人来说,寻才、选才、育才、用才和成才绝对是其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推动企业前行,就必须在人才争夺的战争中胜出。你曾经试验过许多甄选人才方面的原则,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你觉得是自己的理解出了问题,却从没想过这些被你奉为“圣经”的原则,可能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人才决策既艰难,又费时,而且风险极高。一方面人人都意识到人才决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缺乏系统而实用的教育、培训和资源。知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的经典培训课程《领导选人技巧》中——深入探讨“甄选面谈”的成败关键,帮助企业打开人才甄选工作的瓶颈,有效解决企业缺工缺干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两条: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用干部指的就是人才选用使用问题。在国外还有一种说法,领导者的工作,十分之七的时间是在考虑选人用人。可见选人用人对于领导者是多么重要。在市场中做为优秀经理管理的对象是人,所有的工作任务也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管理成败的关键,也就在于选人用人上。所以,领导选人之道,博大精深,是所有想在领导职位上呆得长久的人、所有立志于凝聚人心、干一番事业的人必须练就的本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作为领导者,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必须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正确识人、择人、用人,为自己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在《将苑—知人性》中,诸葛亮提出了七种考察人才的方法:通过考察对是非之事的处理来看其志向;通过辩论诘难来考察其应变能力;通过讨计观察其见识;通过告诉他祸难观察其是否勇敢;通过让其喝醉来考察本性;通过诱之以利看其是否廉洁;通过与其相约看是否守信。除了个人品质外,诸葛亮还提出因职能和特长而选拔人才,这一点也和现代企业的人才招聘不谋而合。

  随着电视剧《新水浒》的落幕,这部流传甚广的水浒故事和水浒故事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再次引起众人的极大关注。看水浒,不得不说宋江。此人用人极有一套。梁山108好汉,成分来源复杂,性格趣味差异很大,人人能力不同。就是这么一帮人,要凝聚在一起,为我所用,需要高超的管理和用人艺术。

  首先,宋江具有自己的人格魅力,不贪杯,不恋财,不好色,广交朋友,“义”字当头,号称“及时雨”,具有开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在未入梁山前已经在江湖上拥有崇高的威望;第二、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宋江上梁山后,通过公孙胜等人弄了个石碣碑假借天意为各位头领排好了座次,让大家心服口服,不至于为了争权夺利影响梁山大计,这在当时也是一种最为妥当的安排方式;第三、人尽其才,各尽其用。宋江根据每个人特长和性格做了明确的分工,比如吴用管策划、戴宗管情报、李应管财务、柴进管接待,包括五虎上将、马、步兵头领等的安排,无不是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特长;第四、挖人用人,为我所用。

  宋江在挖人用人方面堪称一绝,比如秦明、关胜、呼延灼等原先都是朝廷军队的高级将领,后来都归顺和投靠了宋江。第五、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替天行道”、“仁义”、“兄弟情”、“忠孝”等,这在当时看来最受推崇的道德行为准则,被宋江发挥的淋漓尽致,对团结大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在用人方面如何向宋先生学习呢?

  一个企业能够给予人才的,有位、权、利三种资源,位即级别,权即职责,利即待遇——在水浒中,时迁贡献大、也受到大家的认可,但他的排位是第一百零七位,倒数第二位,这是因为他的技能的名声不好,是“偷”。他不会管人,因而也没权力。但他的待遇是按照第三位来安排的。相应地,“大刀”关胜贡献能力都一般,但他是关羽后人,有名人效应,因而能排名前五,享有很高的待遇。当然到了打仗的时候,关胜仍然是普通的将领,这是给位、给利,不给名。朱武在梁山军事管理中算是“副总参谋长”的角色,能力很强,权力很大,但他的排名只有三十七名,待遇也一般。从时迁、关胜、朱武这三个人的人事安排,我们就可一窥梁山一百零八将安排中的领导智慧。

  古人还讲到“为职择人则治,为人择职则乱;任人唯贤则兴,任人唯亲则衰;用当其才则安,用非其才则怨:用当其时则佳,用失其时则废;异质互补则强,同性相斥则弱”。这就是说要根据岗位的需要来合理选人,择优用人,尤其是对基层主管的年龄、文化、能力、性格等因素结构要进行优化配置,以充分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和作用。

  近段时间,谭小芳老师为多家私企做管理咨询和培训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大量的不称职者,因人设岗的情况十分严重,"人才"的选拔也不是依据人的能力,而是依据其与领导的亲疏远近,只有"亲才"才是"人才",它们不重视对人的培养,真正的人才也很难得到信任与重用,由此导致组织发展日益侏儒化。

  其实,辩证地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规模不大时,任人唯亲甚至还可以起到稳定组织、高昂士气的作用。但是,企业做到相当规模时,很多牵涉到组织运营才智方面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士去处理。一旦由于任人唯亲所至,一些重要的岗位,尤其是关乎企业存亡大计的特殊岗位,被非常不适合于该岗位需资历的人员占据,势必会对企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就拿上周我应福建一家民营医院之邀,为其培训职业化课程来说,这就是一家由个体诊所发展成的民营医院,在规模上,虽然从"诊所"变成了"医院",在身份上,也从"医生"变成了"院长",但是,在经营意识上,依然是小农意识,采用的是家族式管理。通过兼并、注资改制的医院,同样是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岗位,比如财务、收银、采购、行政等,全是"自己人"。看到这些情况,我不禁感叹——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是民营医院必须要转变的思路,没有人才的医院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医院,没有人才的医院也是不可能赚钱的医院。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这是党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干部的基本准则,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呢?有的领导干部担心的是自己的高职位,害怕更加有德有才的人,把自己挤下政治舞台,于是,甚至就产生了一种"排贤"的思想根蒂,而招至身边的"臣子"并不一定是"贤能之人"。试想想,这种用人制度怎么会不导致本身红火的企业慢慢的衰败呢?

  我们常常看到每一个行业最先发展起来的企业往往在业界都会留下“黄埔军校”的美名。

  这些企业无不遵循着这样的轨迹:因得人才而发展,因发展人才更多,因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人才流失,因人才流失而倒闭。而从中流失的人才不是另起炉灶,就是为他人所用。国内企业想做大做强,能不难吗?

  如果说私企任人唯亲是对"外人"的不信任,那么部分国企的如此做法就纯粹是私利了。国营企业的用人制度普遍都存在着这种现象,正如一句古话:"一朝天子,一朝臣",好象是不建立起自己的一帮"亲信"誓不罢休,不把自己的后路铺好(包括自己子女今后的出处)不放手,他们的思想里想的不是企业的生产,而是各自为政建起为"将来"作后盾的"保障",这种极端自私的行为,危害着整个企业的发展!

  我们思考一下:同为中国人治下的台湾企业,为什么只有弹丸之地的台湾,在国际舞台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却并不少见?因为他们在利益分配和用人观上已经做出了巨大的改变。谭小芳老师听说——台湾的老板如果发现了打工者中的人才,一定想方设法把他收罗旗下,要么给他股份,要么合开一家新公司,让其负责经营,总之,使之成为有力的帮手,而绝不会让其成为对手。

  下面请看一个案例——沃尔·马特的内部选才。

  认同年轻人所取得的成绩,是绝大多数最受推崇的公司留住人才的法宝。零售业巨子沃尔·马特集团也是一家求贤若渴的公司。10年来,沃尔·马特一直耕耘着国际市场,如今它不仅成功跻身全球500强行列,而且它在世界范围的员工人数也增加到约110万。公司的用人原则由原来“获得、留住、成长”,转变为“留住、成长、获得”。这不是简单的调换位置,它体现了沃尔·马特用人指导方针的变化,更加重视从原有员工中培养、选拔优秀人才,而不是在人才匾乏时一味地从外部聘用。

  沃尔·马特非常关心新员工在进入公司90天内的感受,不愿意让新员工在沃尔·马特这样的大公司里有失落感。为此,公司指派老员工为新人的“导师”,同时,公司还以30天、60天、90天为三个阶段,给新人的进步打分。表现出领导潜力的新员工还会被送到总公司培训。这些未来的经理会轮流在沃尔·马特的各个分公司工作,让他们面对更多的挑战,以达到锻炼他们的目的。沃尔·马特的新任主席李·斯克特就是从运输部的经理开始,再调换到后勤部、商品部。销售部,最后任职现在的职位。这就是最受推崇的公司所提倡的“经理人在一个单一公司里,却拥有复杂的工作经历”。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要使员工各方面也获得发展,员工成长将是企业未来生存的基础。正如海尔集团所说的那样,“小河有水,大河满”。企业和员工双赢,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所在。请参考阿里巴巴的案例——

  阿里巴巴选才就是选择对公司的价值观有认同感的人。客户第一:关注客户的关注点,为客户提供建议和资讯,帮助客户成长;团队合作:共享共担,以小我完成大我;拥抱变化:突破自我,迎接变化;诚信:诚实正直,信守承诺;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和平常的心态做非凡的事情。

  对进来的员工都给予他们三样东西,一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即人际关系;二是钱,今天是工资,明天是资金,后天是每个人手中的股票;三是个人成长。第三点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要成长首先要让员工成长,人力资源不是人力总监一个人的事,而是从CEO到每个员工都要认真对待的事。

  要让员工成长是件很困难的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帮助外面刚进来的员工融入阿里巴巴这个团队。

  最后,我们看泰乐祺软件的案例——泰乐祺软件是一家为大型企业开发销售与营销系统的技术公司。泰乐祺软件已经拥有1000名雇员,公司的私人股份价值接近10亿美元。公司CEO列曼特的选人策略非常简单,就是雇用业绩“明星”员工。它与微软竞争,在全球招聘最突出的软件工程师,而且取得了成功。

  它的员工招聘与发展计划的中心是列曼特大学,其运作模式以GE的科罗顿威尔管理发展中心为标杆。列曼特的父亲在GE工作多年,杰克·韦尔奇是列曼特家族非常要好的朋友。通过他的父亲与韦尔奇,列曼特明白增长目标、专业发展和工作业绩等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力,但泰乐祺采取这些理念有一些限制。为此,泰乐祺大学的负责人丹妮尔·雷奥斯提出了比科罗顿威尔(1953年,GE以培养下一代领导为目的,在纽约州科罗顿威尔开办的企业内部的大学)更为激进的发展计划。

  列曼特和雷奥斯一起,连续3个月来与泰乐祺大学的新学员从上午8点工作到午夜。安排学员的“行动学习”课程是制定泰乐祺公司的下一代产品。这一计划融合了企业的研发与员工的个人发展,每周一次对学员的业绩进行评估。泰乐祺公司按照15取1的比例从面试人员中录取正式员工,在每一次的招聘中投入13000美元。然而,任何新员工的价值或业绩在3个月的试用期内并不都能体现,6%的新人会在泰乐祺大学的U课程中被淘汰。

  尽管发展是泰乐祺文化的核心,但列曼特并不是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发展。“如果我们发现员工队伍的质量走向较弱时,我们会放慢发展步伐。”列曼特说。实际上,泰乐祺公司运用了很多机制支持以人才为基础的发展战略。例如,每一个雇员都必须在企业内有一个保证人。如果新员工晋级,保证人会获得1000美元的奖励。如果新员工的雇用最后失败,保证人会处以4000美元的处罚。大多保证人持有的股票期权价值都达数百万美元,因此,这4000美元并不足以影响到他们的基本收入。

  但如果因此被处罚,“感到很严厉,公司员工在一段时间内都会给我一个很大的压力。”一个曾经受罚的管理人员回忆说,“我们当时急切想完成目标,所以我有些马虎,雇用了一个还不成熟的员工,最后他被淘汰了。我再也没有做类似的事情了。”像泰乐祺这样的机制可使增长变得水到渠成。他们被企业的激情与激励推动,而且,一旦在企业内立足,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也会很好。总之,人是复杂的,组织也是微妙的。如何促进人与组织的和谐,如何选对合适的人,仍需要我们不停地探索、思考,找到相对有效的解决方法!

来源: 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  

(编辑:admin)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