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人力资源 >> 政策法规 >> 正文

姗姗来迟的养老金改革
转自:中人网 时间:2012年07月16日13:50

    养老金改革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基本是处于民不提官不问的状态。今年,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份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我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 .3万亿元。同时,报告还指出人口老龄化冲击下我国养老金的统筹账户将给财政造成巨大负担,建议实施延迟退休年龄,国有股划拨,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等多措施以缓解压力。这份研究报告提出延迟退休问题,因和人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引起了社会多方的高度关注和讨论。

    随后多方利益代表都借助新闻媒体提出了多元化观点,或曰缺口大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或曰人口老年化延迟退休是国际通用手法;或曰每年养老金都有结余为何仍有这么大的缺口;或曰延迟退休就是多交养老金保险少享受养老保障;或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才有望达到76岁而延迟退休会出现多缴少领养老金;或干脆就说为什么不从公务员养老金制度开始改革,讨论一度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延迟退休,这个话题引导人们开始关注政府对养老金改革的诚意和执行程度。随着延迟退休问题的发展,养老金管理问题被提上了日程,作为备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终于在深圳拉开了序幕。针对深圳市发布的《深圳市2012年改革计划》内容得知今年深圳研究探索公务员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一方面建立既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相统一,另外一方面体现公务员职业特点的养老保障制度。此改革计划,作为公务员养老制度改革的试验田,开启了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新方向和先锋经验。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内容了解到,公务员都是千挑万选进来的精英,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降低公务员的待遇,而是改掉财政统包模式,改成参加社会养老,就是说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掉社会所诟病的公务员不掏一分钱却享受较优厚退休金的双轨制。然而,对存在很长时间的双轨制来说,一朝一夕形成的权力惯性,不是一个两个试点城市就可以解决的。所以,此次改革到底能展现出什么样的效果,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从2009年《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实行开始,到今天已有3年多的时间了,然而在试点城市却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这个结果恐怕让当初广大群众的信心从山峰直接跌落低谷。而如今,万众瞩目的深圳养老金改革计划,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对于深圳政府来说,此次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养老金管理制度如同跷跷板,哪头高就会引起另一头的低,一旦失衡甚至会加剧社会矛盾和阶层分裂而引发社会问题影响到社会稳定。所以,这根跷跷板不仅仅承受被改革的公务员们的问题,还承受着国内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

    一直以来,有关养老金的管理机制、数目、用途等问题都让广大群众十分迷惑。所以,新闻媒体今天说到某某年我国养老金缺口就有多少多少,明天又说某某年我国养老金结余多少多少,后天有可能说某某年养老金用光了这种让人不寒而栗的话。那么,中国的养老金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呢,中国养老金管理机制到底能不能实现公平透明呢,中国养老金到底能不能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呢?这一系列问题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万能的有关部门的回应和答复。

    与此同时,随着深圳养老金改革计划的深入执行,是否可以终结这诡异却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养老金双轨制?希望随着养老金问题的浮现,这种养老金恶作剧能够彻底解决了。让未来的我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也让我们安心的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终生!

    现在,统一国内养老制度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了,姗姗来迟的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到底会呈现什么样的成果,让我们随着时间的考验,一起来见证吧。

来源:中人网


(编辑:杨艳维)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