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基础篇 >> 绩效管理 >> 正文

销售主管绩效面谈的“三个三”
转自:企业管理杂志社 时间:2012年09月06日14:00

    企业销售主管是企业营销管理的核心职位之一。绩效管理是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核心管理动作。绩效过程管控是其系统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销售主管需要持续地开展绩效面谈以达到绩效过程控制的目的。

    一、销售主管绩效面谈的基本知识

    1.合理化的目标达成模型

    企业开展绩效管理的前提是各层级工作人员具有确定的目标。不论是采用目标管理法还是其他方式制定企业各层级员工的绩效目标,企业管理者都需要掌握合理的目标分解及达成模型。任何目标的达成都有其内在流程、步骤、方法和效率的要求。管理者需要掌握涉及绩效目标的三个问题:第一是从企业、员工自身和销售或者服务对象角度回答员工为什么要达成特定的目标;第二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数字到行为、从大目标到小目标的方法演绎目标的本质是什么;第三是以工作流程和行动步骤为基础示范具体的工作方法,从而回答目标怎么达成的问题。通过以上关于绩效目标相关问题的分析,掌握一个基于时间分解、对象分解、流程分解、动作分解的合理化目标达成模型。具备这些知识使得管理者既能够在高绩效员工面前取得专业方面的尊重,也能够对低绩效员工开展有效的帮扶,同时也避免出现外行管理内行甚至外行管理外行的现象。

    2.系统化的绩效管理流程

    绩效管理不是一次管理动作,更不是一次绩效考核,而是在一定时间内,为了实现最初设定的相应绩效目标而开展的连续的、相互配合的管理动作。期初设定绩效目标,期末开展总结、评价并应用考核结果,意味着阶段管理动作的完成,同时又是一次新的绩效管理流程的开始。如此循环,不断推动企业的发展。

    系统化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包括绩效计划与指标体系构建、过程控制、考核与评价、反馈与面谈、考核结果的应用五大步骤。高效的流程控制需要管理者注重步骤完整性、动作有效性、目标一致性等要求。销售主管需要掌握管理流程的概念、流程步骤的含义、各个步骤管理动作内容、步骤之间的顺序和关系等知识,从而掌握系统化流程管理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

    3.人性化的员工压力管理

    虽有俗话“有压力才有动力”,但是绩效与压力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适当的压力才能够激发员工更好的工作状态,而过低或者过高的压力都会使其绩效表现下降。过大的工作压力还导致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下降,增加其离职率和跳槽率。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行为心理学和现代企业文化的相关研究启示我们,注重人本管理的企业更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与主观能动性。无可否认,一支对企业忠诚、主动积极的员工队伍必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

    虽然有时绩效目标往往偏高,常常总会有些人无法达成而受惩罚甚至失去工作机会;但是,在刚性目标的前提下增加柔性的管理,注重员工归属感培养,让员工感觉被尊重、被关注、被支持,这些能够更有利于绩效目标的顺利达成。

    优秀的主管不仅仅懂得对员工施加压力,更懂得调节压力以使员工状态最佳;不仅仅把人性化管理挂在嘴边,更善于在工作中实践人本式管理,打造具有向心力和战斗力的团队。

    二、销售主管绩效面谈的重要观念

    1.领导与朋友的双重角色

    权力是领导的基本标志,是一种稀缺资源,是实现领导的手段。每位领导者都具有组织授予的特定权力。但是权力并不完全等于领导力。职位可以带来职位权力,如奖赏、处罚、强制等,个人也可以带来权力,如专业权力、知识权力。管理者天然具备职位权力,但是未必具有个人权力。工作涉及的专业缺失,下属对自己的认可缺失,会大大削弱领导力。

    管理者在下属面前体现职位权力的同时,需要与下属进行适当的沟通与交往。同样的职位,不同的场合,扮演的角色或许会有很大的变化。台上是领导,台下是同事;上班是领导,下班是朋友。销售主管需要在坚守工作原则、保持合适距离的基础上,增进对下属工作的了解,获得更多的专业信息,同时也取得下属更多的认同。

    2.监督与指导有机配合

    人性的弱点决定了人们更趋向于自利并具有惰性。因此,管理者需要监督被管理者。但是现代社会和管理的发展倡导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包容,鼓励开展员工自我管理。苛刻的监督得到的除了压力下的有效表现外,更多的是低信任感与低认同感。员工在工作过程表现出低绩效,可能是态度的问题,也可能是专业技能和方法的问题。因此,改变状态需要的或许是加强监督,更多的或许是加强指导。管理者在绩效过程控制中可以更多地用制度监督代替人为约束,用方法指导代替行政要求。让监督与指导有机的配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员工绩效水平的发挥。

    3.行为与结果要整体把握

    绩效是结果与过程(行为)的统一体。绩效目标一定是界定在特定期间内的。行为决定结果,其间有必然的逻辑规律。如果不关注过程行为,而一味地注重结果,那么在结果远远低于预期目标时再谈补救就显得无奈和被动。管理者需要具备系统思考的意识,在过程上多关注行为是否在方向和力度上有效地推动绩效目标的达成。当阶段绩效与预期绩效偏离度过大时,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与改善,从而加强结果的可控性。

    三、销售主管绩效面谈的核心技能

    1.注重性格的沟通能力

    管理者在与下属开展绩效面谈时,由于其固有的职位权力,往往忽视性格对沟通效率的影响。每位管理者都有其较固定的领导风格,而不是所有的员工都适应其领导风格。这使得上下级在沟通时更多地依赖下属适应领导。受沟通风格与需求不同的影响,加之个人理解的差异,往往会产生上下级的误会,严重者甚至导致管理沟通的危机。管理者不仅需要了解自己在管理时的沟通和领导风格,还需要观察和发现下属不同的性格,掌握其特定的沟通特质,尽量采用符合双方的沟通方式开展有效沟通,达成共识并高效解决问题。

    2.区别管理的激励能力

    管理学家和实际工作者提出了许多可以激励员工以期实现更高绩效的管理计划。这些计划中出现最多的内容包括金钱奖励,丰富工作内容,行为修正等。

    无论企业销售团队的整体绩效水平是高是低,团队中总有个人绩效相对高低之分。对于高绩效和低绩效的员工,在绩效过程控制中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激励方法。管理者需要运用需求理论不断挖掘高绩效员工新的需求,除了物质奖励外,关注精神奖励,包括尊重、荣誉、差异化待遇、参与管理的机会、职位等级的提升等。对于低绩效员工,管理者在分析其绩效低下的基础上,更多地通过营造公平的管理环境,强化员工对工作的价值认同,关注具体工作方法并予以及时有效的训练和指导,甚至通过惩罚措施促使其快速改变等一系列管理和激励措施,有效地改善员工的绩效。

    3.面谈过程的控制能力

    管理者绩效面谈具备的知识、观念和技能最终都是在各种面谈过程中展示和体现。管理面谈从开展方式角度可以分为两种——结构化面谈和非结构化面谈。结构化面谈是有固定的内容和流程的面谈,也是主管辖下人员数量较多,且面谈频率较高的情况下采用的普遍方式。非结构化面谈则指面谈过程中没有固定的问题,也没有特定的流程,谈话内容和方向完全随主管根据现场情况而定。非结构化面谈需要管理者具备更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更好的观察、逻辑思维和反应能力,更高的掌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无论哪种面谈方式,开始面谈前需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尽量提前通知对方时间,让被面谈者有心理、态度、信息等准备;第二,提前确定面谈地点,以确保面谈开展期间不被干扰;第三,主管需要提前整理员工绩效表现数据,分析关键问题及可能的建议,了解不同对象的个性以设定谈话的风格。

    面谈过程中良好的控制技巧能直接促使达成积极的谈话结果。管理者在面谈过程中,需要通过问候寒暄建立并维持彼此的信赖;需要清楚地说明面谈的目的;强调谈话对事不对人,以避免对立及冲突;鼓励下属说话并注意倾听,不随意打断;集中讨论影响绩效的具体因素并提出指导建议;强调下属的优点,并协助其改进缺点。

    面谈过程的控制,目的是让下属对谈话持满意的态度,并激发其更努力更有信心地开展未来的工作。


(编辑:杨艳维)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