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刊首页 >> 基础篇 >> 招募甄选 >> 正文

招聘现象之我观
转自:gaojunhui21 时间:2013年03月06日10:29

    春节后,由于招聘工作量大,招聘人员比较紧缺,所以从年初七正式开工近20天,除了因团拜会的工作待在公司外,基本上都是往返于工厂和人才市场之间,人累的够呛,但收获并不见得大,还好,没有被压力击倒,所以有幸来分享一下招聘中所见所闻后的一些想法和心得。
    对于年后的招聘,其实年前早已做足了计划和对策,没想到计划真赶不上变化,原想初十左右大部分人都会返回来工作了,但实际很多厂初十开工后,很多员工硬是拖到正月十五后才陆陆续续的到来,而且籍口很统一:买不到车票。有些员工即便下来了,却不急着上班或进厂,慢腾腾地先玩一段时间,人才集市看似人流涌动,但除去众多的企业招工人员,观望的人真的十有八九都是“晃悠的闲人”,很多应聘者也玩比起了工比三家的博弈游戏,真是难煞了招聘的人。
    其实招聘与应聘本来就是一种交易过程,和买卖关系一样,这个过程中,一家愿买,一家愿卖,买的人总想低价买个好劳动力,卖家总想高价卖出去,尽可能提升个人的身价。但在现实的招聘中,基本很多企业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已为劳动力做好了定价(即岗位薪酬标准),而很多劳动者则是打着观望或持着奇货自居的态度,等着企业在人力竟争的抢夺战中坐享渔翁之利。所以,笔者通过几年的招聘观竂,也一直保持一颗平常心态,等人才竟争不再激烈之时,再突出奇招,达到快速擒敌之效。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呢!

    原因有三:1、行业的工价肯定有一定标准的,当一些企业为了抢人盲目提高单价后,他们会发现招到人与他们的投资其实并不成正比时,他们会用各种手段降低工人工资,或企业只是打一个晃子,这常常是很多小企业的举措,其实这样的结果并不能真正吸引并留住员工。2、当一些员工进入一些工厂后,由于要适应环境及应对新的管理方式,也会出现流失。3、当一些一直处于观望的人不停在失去机会的时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社会生存成本其实挺高的,他们找工作所带的钱远经不起他们折腾,所以当金钱与希望耗费即将怠尽时,这群人会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进厂,而且他们也不会再去过多地攀比各个公司间的福利待遇到底相差多少,这个时侯就是你挑选兵卒的良机了,只要把企业的优势打出,招聘效果是立竿见影!
    在招聘的过程中,最让人头痛的是那些狮子大张口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固然重要,但想想初生的牛犊要想吓倒老虎谈何容易。在南方人才市场招聘时,我碰到一个23岁的后生仔,一看他的简历,5年工作经验,不得不佩服,真是牛B呀!但仔细一看简历,其实只有1年多的工作经验,原来把大学期间的实践活动也算成工作经验了,暂且不说工作经验,我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请您应聘我们这个中层管理人员,希望的薪水是多少?答曰:年薪不低于100K。接着问:薪水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但你的经历及能力与我们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是否考虑先从较低一点的职位做起,先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积累更多的经验,机会成熟时,再考虑内部提升呢?答曰:不考虑,我认为我很有能力,低了我的要求,不考虑。

    接着问:你认为你有能力,能说说你的哪些方面的能力出众吗?答曰:我能吃苦,能单枪匹马地跑市场,我能说会道,可以谈成大生意。呵呵!嘴上没说,我发自内心的想说:后生口气还真大。其实,在职场上,正确的定位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姑且不说别人的要价,即使找工作,我们也要本着求是与共赢的态度来进行,企业没有看到你的价值时,想想企业会给你超乎其预期水平的工资吗?结果相信做人力资源的都知道。
    近期,一个朋友也遇到谈工资的问题,有一家国内知名企业向他发出邀请,经过几次面谈,最终对方确认他是最合适的不二人选,确实由于对方开出的工资水平对他来说有点低,所以朋友对于对方接连的两次邀请都拒绝了,尽管对方二次做出不用试期的退让,但朋友还是认为工资不能接受而拒绝。第三次,对方的董事长打来了电话,还是很有诚意的邀请朋友,朋友被对方的真诚打动了,但如果答应,自己换岗会带来一定的损失,而且那边的工资也比目前低。朋友向我求助,我也深感困惑。打工不就为了收入高点,这样,试用的工资可以比现在稍底一点,这算是双方合作的诚意,但试用合格,必须至少维持现工资水平。(当然到对方公司去,更看中的是未来的发展和广阔的平台),最后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其实说这个事例的目的,

    我想表达以下几个观点:1、当你的价值与你的能力真正达到可以叫板高薪酬时,请不要随便降价,否则别人会认为你有水分或降低对你的评价。2、在你要价时,请先对自己做一个全面的认知和自评,人必须有自知知明,有句话说的好,狐狸的尾巴会最终露出来。3、说与做是两码事,有些人会说,有些人会做,说的好,不一定说的都能落地,这也好比很多公司的政策方案一样,写的天花乱醉,但严重欠缺实操意义,因此就更难落地。所以在面度或,更要注意将实践经验转化成理论来谈,这样更能体现了你专业的思维和观念。
    今年的招聘,我有幸去偏远山区参加了一场专场招聘,从招聘的情况看,现阶段连很偏远的山区的人都现实了,3000元的月薪对他们都没人有什么吸引力了,他们中很多人都没有走出过大山,当地的经济也不见的好,但问及他们的收入要求时,却真的不低,包吃包住,有4000元吧!我真想说一句:买糕的,你以为我们老板是卖切糕的! 看着那一群可爱的山民,我真的感觉世界变化太快了,人变的都太现实了!


(编辑:杨艳维)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快速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