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 .0级地震。截至4月23日8时,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93人,失踪25人,12211人受伤,累计造成199余万人受灾。 地震发生后,互联网企业在援助灾区时充分发挥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方针,结合自己企业的特点,以更有效的方式帮助灾区,比如寻人平台。继谷歌寻人平台后,国内360、搜狗、搜狐、新浪和一淘等大流量网站也相继发布了寻亲平台。在部分地区没有打通基站通信的情况下,整个寻人平台成为信息发布的主要集中地。 寻人平台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各自为战的格局仍旧没有改变。自然灾难面前,救死扶伤是第一位的,各互联网企业应放下恩怨和纠葛,齐心协力,统一资源,为民众服务。于是有了周鸿祎的这番话:作为第一步,我建议360、百度、搜狐等公司派出工作小组,一起工作,争取各寻人平台尽快实现数据共享,并最大可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于是,在周鸿祎的呼吁下,百度、搜狐等互联网企业放下竞争,并表示将相互开放寻亲平台的数据,以提升寻人效率和查询成本。 显然,正如周鸿祎所言,这可能真的会成为互联网公司面对自然灾害的常规化协调沟通机制。在共享概念盛行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企业之间实现最基础的协调沟通,本应是一种常态,但很少有人真正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寻人平台,并不高级,但汶川地震时为什么没有,那时人们只能自发的通过贴吧、QQ等使用人数较多的工具求助。但谷歌的寻人平台一发布,一些互联网企业才意识到人们的这一需求需要企业去做点什么,于是寻人平台就有点泛滥了,于是这些公司又意识到资源、数据共享在网络时代的必要性。 互联网企业的这种滞后性,很容易被归因于企业的赢利目的。但这些互联网企业随后的举动,却向人们诠释了他们应有的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 据不完全统计,知名互联网公司总计捐款额已超过6000万元,该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一些电商网站利用自己的特有优势,除了捐款之外,还捐赠了大量救灾物质。而鉴于外界对捐款渠道的不信任,支付企业纷纷开通捐赠平台。壹基金、支付宝、财付通、新浪微公益等企业开通了互联网捐赠平台,这些取代了之前的传统基金成为新的善款首选。李连杰21日下午称,当时新浪微公益收到589万,阿里巴巴天猫店354万,阿里巴巴支付宝792万,腾讯乐捐293万。 除了捐钱,互联网企业能做的事儿还有很多。自己捐钱,是慈善;建立捐赠平台,让大家一起来为救灾出一份力,这已经超越了慈善,上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面,就是为慈善寻找社会化的入口。在互联网时代,这不只是抢夺用户资源的入口,更是为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途径。 这些互联网企业似乎摸到了其生存命脉。捐赠平台的建立,并大获成功,正是其苏醒的征兆。当然,他们依旧睡眼惺忪,还未彻底清醒,但这并妨碍他们意识到什么才是用户真正需要的、企业面对用户的双重身份又该做些什么这一事实。 想想地震那一刻,雅安一下子在信息版图上被隔离掉。正是由于移动上网未受较大影响,人们才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端的社交媒体应用在第一时间内将灾情消息向外扩散。以地震为代表的公共事件被人们自发地碎片化直播和传播,尽管混杂着一些失实信息或谣言,但对大众的安全来说,总体是利好的,也对全民的灾情知识和防灾意识的普及。 互联网对信息具有先天的优势和敏感,而信息如何有效、真实的传播却是互联网企业需要去考虑并有所行动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脱离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互联网企业任重而道远。在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维系与用户或公众之间的社会责任,既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编辑:杨艳维) |